︿

陳君愷:黃煌雄的基本素質與認知皆和轉型正義原則相悖

陳君愷 2018年04月02日 00:00:00
今天轉型正義最不需要的,就是「中間調護人」。(攝影:李昆翰)

今天轉型正義最不需要的,就是「中間調護人」。(攝影:李昆翰)

近日行政院宣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決定提名黃煌雄擔任主任委員。惟其究竟適任與否,卻引發不少議論。若就個人與黃煌雄接觸的經驗、以及對其行事風格的了解,我認為頗有商榷餘地。

 

2016年春,由於黃煌雄規畫要在當年舉辦一場大型的研討會,希望我能在會中發表論文;但我因為個人與家庭的緣故,無法與會,而婉拒他的邀請。

 

但黃煌雄仍然不死心,於是,他在5月10日致電學校研究室,跟我約定5月26日晚間,到臺北市仁愛路福華飯店的二樓用餐,當面詳談。

 

5月26日當天晚上,我與黃煌雄除了就研討會論文的主題與撰寫、交換意見外,也討論了不少其他議題。由於黃煌雄曾任監察委員,我因而向他表明:臺灣的司法有嚴重的問題,不止威權統治時期為然;至今法官否定證據、違反論理法則者,仍所在多有。詎料黃煌雄竟回答說:他覺得司法沒有什麼問題。

 

一聞此言,我幾乎要當場翻臉。因為總體評估必須來自諸多個案的歸納、以及對歷史脈絡的理解,但黃煌雄卻自以為是的下了這麼武斷的結論,而沒有提出任何論據。因此,我忍不住嗆說:「你可以給我充裕的時間,我一份一份判決書拿出來跟你討論!」

 

當然,如今民進黨執政當局執意聘請黃煌雄擔任促轉會主委,似乎已成定局,畢竟他是所謂「藍綠都能接受」的人選,而這不得不歸諸其試圖做為中間調護人的特性。事實上,早在1979年6月的黨外雜誌《八十年代》創刊號裡頭,黃煌雄即在所撰〈競爭者之路——國民黨與黨外的健全化〉一文中,主張:唯有「國民黨由支配者走向競爭者,黨外由批評者走向競爭者;也就是國民黨與黨外分別由兩端走向健全化之路時,真正的民主憲政才能在臺灣得到正常的發展」。

 

這樣的主張,雖然不無道理,也同時反映了他試圖站在「中間」、進行「調護」的基本思考;但揆諸現實,卻未免過度理想化,而恐怕事與願違。果不其然,半年後的12月10日,即爆發國民黨當局強力鎮壓黨外的美麗島事件、以及隨之而來的大逮捕;這充分顯現他的政治判斷與期待,完全失準。重要的是:由這樣的人來主持促轉會,以先入為主的觀念謀求「和解」,究竟會做出怎樣的成績,委實令人憂心。

 

不僅如此,在這篇政論的「三、批評者的黨外」這個段落裡,黃煌雄也指出:「面對國民黨幾乎壟斷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的一切職位,黨外的力量是微弱的;面對國民黨幾乎壟斷一切宣傳媒體,黨外的聲音是淒涼的;既微弱且淒涼的黨外,又只能在國民黨所特許的時間(選舉),才有機會公開向民眾講話」,直指國民黨壟斷行政、立法以及做為第四權的媒體。但奇怪的是:通篇卻獨漏國民黨對司法的壟斷、以及司法機關對黨外及人民的壓迫。很顯然的:黃煌雄對「司法不法」的認識不足,恐怕也是其來有自。

 

總而言之,轉型正義最不需要的,就是中間調護人;而促轉會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則是「平復司法不法」。據此以觀,黃煌雄的基本素質與認知,皆與轉型正義的原則相悖,顯然不適任促轉會主委一職甚明。

 

※作者為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延伸閱讀】

●【獨家】震撼彈!反對黃煌雄掌促轉會主委 內定委員陳翠蓮婉拒出任

●「黃煌雄一直想當中間人」 歷史學者批不適任促轉會主委

●賴清德證實 黃煌雄接促轉會主委

●真促會延續「監督政府」角色 明定董監事任促轉會委員須辭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