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帶槍來學校掃射」傳達的訊息

顧以謙 2018年05月05日 00:00:00
減少社會排斥可以減少校園槍擊,但這在實務上如何操作為當,相當發人深省,因為在現實上,不可能去除掉學校一切會引發社會排斥的客觀因素。(圖片取自孫安佐臉書)

減少社會排斥可以減少校園槍擊,但這在實務上如何操作為當,相當發人深省,因為在現實上,不可能去除掉學校一切會引發社會排斥的客觀因素。(圖片取自孫安佐臉書)

編者按:文中孫OO系指孫安佐

 

台灣知名藝人的18歲獨子孫OO放話表示,將在5月1日到就讀的邦納普倫德加斯特天主教高中(Bonner & Prendergast Catholic High School)「帶槍掃射」,經同學舉報,於今年(107年)3月27日晚間遭到美國警方逮捕,目前被控屬輕罪(misdemeanor)的恐怖威脅罪(terroristic threats),並羈押於德拉瓦郡監獄(Delaware County Prison)(李修慧, 2018)。

 

當事人律師凱勒(Robert Keller)拋棄預審程序(preliminary hearing)並期望正式提審時,檢方不要起訴「持有犯罪工具意圖犯案」之罪名 更多 (中央通訊社, 2018; 蘋果日報, 2018)。

 

在台灣,同學間如果揚言欲進行校園掃射,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話。然而,同樣的表述在美國校園發生,便顯得相當嚴重,可能涉及恐怖威脅、意圖犯案等重罪。美國校園槍擊犯罪情勢嚴峻,2013~2017平均一年發生54.6起,2018年截至2月就發生17起(圖一) (Dyfed Loesche, 2018)。近25年來,美國平均每年約有10名學生死於學校槍殺案中 更多 (James Alan Fox, 2018)

 

圖一、2013-2018/2美國校園槍擊案件數(Dyfed Loesche, 2018)

 

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

 

校園槍擊事件頻傳,受到美國政府與學術界相當重視。1999年4月20日於克羅拉多州發生的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更引發了美國心理學界一系列的研究。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由18歲的Eric Harris和17歲的Dylan Klebold所策畫發動,最終導致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 校園內15死、21傷的慘劇 (Finley, 2014; Wikipedia, 2018),這也是自1840年開始,校園槍擊案件首次傷亡人數超過數十人的重大案件。

 

在Harris進行校園掃射之前,他跟Klebold錄製了5卷神秘的錄影帶,在其中一卷錄影帶中,他們談論著仔細的計畫,例如要殺害至少250人、他們要在哪裡放炸彈、消防噴頭是否會熄滅炸彈的導火線等等。他們幾乎等不及了。在錄影帶畫面中,Harris彷彿迫不急待,他擊發霰彈槍,槍聲震耳欲聾。他說:「獲得我們應得的尊重不是很有趣嗎?」("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ncy Gibbs & Timothy Roche, 1999)。科倫拜槍擊事件不久後,心理學家Twenge 與Campbell注意到了Harris這句話,因而啟發了針對自戀、社會排斥與攻擊的一系列經典研究 更多 (Twenge & Campbell, 2003)。

 

「獲得我們應得的尊重不是很有趣嗎?」自戀、社會排斥與攻擊

 

本次向大家介紹的是 Twenge and Campbell (2003)針對社會排斥一系列研究中的經典文章: 「獲得我們應得的尊重不是很有趣嗎?」自戀、社會排斥與攻擊(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rcissism,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此篇文章發表於SAGE出版之人格社會心理學期刊(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其研究動機源自於過去美國全境發生無數的校園槍擊事件,這些校園槍擊案件造成嚴重且廣泛的傷害,使得許多研究者開始關心校園槍擊事件的成因、特性、預防措施等面向。

 

因此,本篇文章之研究目的乃為了解自戀者在社會排斥後,是否會比一般人產生更多的憤怒與攻擊行為,並聚焦於社會排斥、自戀、憤怒、攻擊行為等四個變項之間的關係,設計四組實驗來驗證其研究假設。

 

在第一組研究中,Twenge and Campbell (2003)請受試者回憶過去被社會拒絕的經驗,並填寫他們當時的情緒反應之問卷。第一組研究發現自戀傾向較高者(以下簡稱自戀者)擁有較高的憤怒與較低的其他內在負向情緒。

 

第二組研究認為自戀傾向較高者可能比較喜歡講述那些讓自己憤怒的經歷,而不會講述引起其他負向情緒的經驗。所以為了進一步確認,第二組研究採用共同作業法,有關這個實驗方法的詳細步驟可參考戴伸峰(2018)「邊的反撲」系列文章。

 

總之,實驗者將受試者分為被接納組與被排斥組,被排斥組的受試者被告知沒有人要選擇跟他一起作業,並將其表達憤怒或負向情緒的差異與控制組(接納組)進行比較。研究結果發現,自戀傾向越高者對於社會排斥的所產生憤怒反應越大,但自戀傾向和內在負向情緒並無顯著關係。

 

第三組研究為了回答社會排斥是否會導致自戀者展現對排斥方的攻擊行為,所以在做完第二組共同作業法之後,受試者和共同作業的成員一起玩電腦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受試者有機會可以針對前述成員進行不同強度和長度的噪音懲罰。

 

第三組研究結果發現自戀傾向越高,在被社會排斥之後所產生的憤怒就越大,而且會展現對於排斥方更強烈的攻擊行為。

 

第四組的研究想要瞭解被排斥之自戀者是否會攻擊那些非屬排斥方的成員,也就是其攻擊是否會波及無辜第三者。第四組的研究流程如同第三組一般,但讓所有受試者(包括共同作業之排斥者)都加入噪音實驗,所以受試者會知道被噪音攻擊的對象是某個其他進行實驗的人,不是共同作業的成員,也不包括任何排斥自己的成員。

 

其研究結果發現,在被拒絕後,自戀傾向程度高者相較於自戀傾向程度低者擁有較高的憤怒,且對於無辜第三者的攻擊程度更強,然而在接納組,自戀傾向對憤怒與攻擊性則無顯著影響。

 

圖二、社會排斥組與社會接納組織之自戀傾向與攻擊 (Twenge & Campbell, 2003)

 

整體研究結果顯示,自戀者對社會排斥會產生更多的憤怒,且會更傾向於攻擊「社會排斥者」;自戀者在社會排斥後,也會更傾向於攻擊屬於第三團體的「無辜者」,由此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重要的證據,就是自戀者在社會排斥下,當感受到自我威脅時,會替代攻擊無辜者。藉此,我們可以推測社會排斥促使自戀者去替代攻擊他認為的其他社會排斥團體成員,這也說明了大部分的校園槍擊者為何會無差別的攻擊校園內所有的學生,而不僅僅是針對「排斥者」進行攻擊。

 

這篇研究告訴我們什麼?沒有告訴我們什麼?

 

校園槍擊案件的傷害範圍與傷害性都較其他校園事件嚴重,所以往往在發生後都會變成社會矚目的焦點。針對眾多美國校園槍擊事件中,也許犯罪學與法律學者關注的焦點是家庭教養、校園與住宿安全管理、憲法與擁槍人權的爭議等層面 更多 (王伯頎, 2018),但心理學家卻從不同角度發現許多校園槍擊者具有社會排斥的經驗,透過實驗也確實證明了被社會排斥的個體容易擁有較強的攻擊行為 更多(戴伸峰, 2018)

 

然而,並不是所有被社會拒絕的個體都會去從事校園槍擊或是類似的攻擊行為,有些人只會感到負面情緒(難過、哀傷)而已。所以,本篇研究最大的特點就是說明:「個體攻擊與不攻擊之選擇間,關鍵的個人差異」。本篇研究最強調的假設,就是將這個關鍵聚焦在「自戀傾向」上,研究者想要知道,自戀者被社會拒絕後,是否比較會有負面情緒、攻擊行為等反應?

 

換句話說,本篇研究把自戀傾向是自變項,社會排斥的操弄當作憤怒與攻擊的調節變項,當自戀傾向越高,遇到社會排斥時之憤怒與攻擊就會越高。從基本層面來說,這篇經典文章提供過去學界認為低自尊往往會直接導致攻擊的不同觀點;從另一面來說,也提醒學校政策在經營校園時應重視學生自戀人格與社會排斥的心理健康層面。

 

在研究上,本篇文獻也有一些地方沒有說明清楚,例如研究沒有說明自戀者主觀上如何去詮釋社會排斥,而這點又特別重要,因為社會排斥有可能對於自戀者來說,是一種自我威脅或喪失原有的社會地位。所以,攻擊有可能同時代表著要恢復權力地位的「工具性價值」或是復仇性的「敵意」表現 (Twenge & Campbell, 2003)。

 

再者,本研究發現自戀者在社會排斥下,不只會直接攻擊排斥者,也會替代攻擊無辜者,但是無辜者該如何定義?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因為在校園槍擊事件裡,其實傷害鮮少無限延伸至校園外的人。所以被社會排斥的自戀者到底會針對哪些人攻擊?是學校的、還是真的完全無關的?本研究只呈現了自戀者會針對那些也在進行實驗的無辜團體成員進行攻擊,但這些無辜團體成員到底是代表哪種無辜者?實驗並沒有告訴我們。

 

人都有歸屬的需要

 

人都有歸屬需要,為了順利繁衍,人必須與人建立關係 (Baumeister & Leary, 1995)。早在15年前就有科學家發現,大腦的前扣帶皮質(ACC)為人體的情緒警報系統,當該系統啟動時,就是在提醒人們察覺到令人傷痛或觸發悲傷的意外變化狀況。證據就是在功能性磁振造影的大腦社會排斥實驗中,受到隊友排斥的成員,其大腦的前扣帶皮質區域都會呈現活躍的反應 (王道還, 2003)。所以,當受到社會排斥時,人們會產生適應不良的行為,也容易產生自衛或失去理智的行為。

 

確實,在一些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被社會排斥的少年容易擁有較強的攻擊行為(Baumeister, R. F., 1996)。然而,並不是每個被社會拒絕的人都會去攻擊別人,也許有些人只會感到難過而已。所以,本篇研究就進一步告訴我們,擁有「自戀傾向」的人比較會有憤怒、攻擊行為等反應。在Bushman & Baumeister (1998)之研究也發現,自戀者比非自戀者更有內在動力去造成「排斥他的人」的痛苦。

 

到此為止是不夠的,因為校園槍擊的被害者往往是無辜的學生,而過去文獻卻無法顯示自戀者會對於無辜者有更多的攻擊性,所以本篇研究,就是要藉由實驗來驗證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簡單的得到結論,自戀者會以攻擊行為來抵抗被社會排斥,而攻擊的對象包括無辜者。若是沒有了社會排斥,校園槍擊事件就會減少許多。

 

減少社會排斥可以減少校園槍擊沒錯,但這在實務上如何操作為當,相當發人深省,因為在現實上,不可能去除掉學校一切會引發社會排斥的客觀因素。所以,既然不可能除掉隱藏在學校中客觀存在的各種階層文化,是不是可以先透過教育去減少個人的自戀文化會比較容易?但自戀文化該如何在學校被降低?也許有效的辦法是增加同理心、同情心、提昇良性競爭觀念而非權力競爭的價值觀,發展學生信心等,這些問題可能是我們教育單位應該關注的重點。

 

參考文獻(References)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497–529.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17.3.497

Dyfed Loesche. (2018). Infographic: School Shootings in Americ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12952/school-shootings-in-america/

Finley, L. L. (2014). School Violence: A Reference Handbook: A Reference Handbook.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James Alan Fox. (2018). School shootings are not the new normal, despite statistics that stretch the trut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opinion/2018/02/19/parkland-school-shootings-not-new-normal-despite-statistics-stretching-truth-fox-column/349380002/

Nancy Gibbs, & Timothy Roche. (1999). The Columbine Tapes. Retrieved from http://content.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992873-4,00.html

Twenge, J. M., & Campbell, W. K. (2003). “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rcissism,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2), 261–272.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2239051

Wikipedia. (2018). List of school shoot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chool_shootings_in_the_United_States

中央通訊社. (2018). 孫安佐拋棄預審程序 換撤銷持有武器罪. Retrieved from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4260005-1.aspx

王伯頎 (2018, April 30). 一句『掃射學校』引來的情理法拉扯與糾葛.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新聞短評, pp. 1–5.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pi.moj.gov.tw/ct.asp?xItem=509455&ctNode=36275&mp=302

王道還. (2003). 社會排斥的情緒反應. 科學發展, 371, 74–75.

李修慧. (2018). 孫安佐赴美8個月坐擁1600發子彈、自組9厘米手槍,全為「合法取得」.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2615

戴伸峰. (2018). 「邊」的反撲(三):社會排斥與攻擊行為——實驗室的證據. Retrieved from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981/3032528

蘋果日報. (2018). 【賓州直擊】孫安佐案今開庭 警長受訪證實律師可能放棄聽證. Retrieved from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25/1340979

 

附註1:本篇為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資料庫4月份文獻導覽

導覽文獻標題原名:"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rcissism,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導覽文獻標題翻譯:「獲得我們應得的尊重不是很有趣嗎?」自戀、社會排斥與攻擊

導覽文獻作者:Twenge J.M., Campbell W.K.

導覽文獻紙本資料來源: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2), 261-272. (2003)

導覽評論人: 顧以謙 研究員

附註2: 如欲獲得更多資訊,敬請參閱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資料庫: https://goo.gl/z8BZqL

 

※作者為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研究員/國立中正大學犯罪學與刑事司法博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