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事實時代的網路情報操作:批踢踢、假新聞與外交官之死

張文聰 2018年09月21日 00:02:00
根據批踢踢實業坊公佈的資訊表示,目前在 Ptt/Ptt2 註冊的人數超過一百萬人,尖峰時段兩站容納超過十五萬名使用者同時上線。(圖片摘自PTT網站)

根據批踢踢實業坊公佈的資訊表示,目前在 Ptt/Ptt2 註冊的人數超過一百萬人,尖峰時段兩站容納超過十五萬名使用者同時上線。(圖片摘自PTT網站)

 

今年第二十一號颱風燕子(Jebi)在9月4日登陸日本,重創關西國際機場,造成唯一聯外橋樑斷裂,三千多名旅客受困機場一整天。這個颱風並沒有登陸台灣,然而卻在它肆虐日本十天後,對台灣帶來一個重大的損失: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自殺身亡。將一位優秀外交官逼上絕路的,是一則假新聞。這個假新聞宣稱關西機場封閉隔天,中國領事館派車進入機場疏散中國人,而台灣辦事處卻用冷言冷語打發台灣旅客,引起輿論譁然。一切的矛頭都將這則假新聞的來源指向台灣最大的電子佈告欄:批踢踢實業坊(telnet://ptt.cc)。

 

電子布告欄系統(BBS)始於80年代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純文字的系統不需要太大的網路頻寬,直至90年代末期都是主流的網路意見集散地。批踢踢實業坊成立於1995年,由當時就讀國立臺灣大學資工系二年級學生的杜奕瑾架設創站。當時光是台大就有數個人氣BBS站,加上其他大學、高中、國中自己的BBS站,可說是台灣BBS站百花繁華的黃金年代。

 

然而進入2000年代寬頻網路普及,WWW開始盛行,架設個人網頁更加簡便。可以放圖片、音樂以及影像上去,比起只有純文字介面的BBS更加吸引人。網路相簿、部落格、個人新聞台、一直到社群媒體的興起,原本綻放於各地的BBS站一一關站,使用者逐漸集中,最後批踢踢實業坊一統江湖,成為台灣最大的BBS站。

 

根據批踢踢實業坊公佈的資訊(http://www.ptt.cc/index.html)表示,目前在 Ptt/Ptt2 註冊的人數超過一百萬人,尖峰時段兩站容納超過十五萬名使用者同時上線,每日有上萬篇的新文章被發表以及閱讀。國際體育賽事,或是有重大天災、新聞事件發生時,單一看板就可以聚集上萬人同時閱讀。比方說八卦板《Gossiping》在2014 年 3 月 23 日因反黑箱服貿事件達成「紫爆」:同時聚集超過十萬人在閱讀,看板列表上的人數顯示出紫色的「爆」字樣,這是批踢踢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批踢踢是台灣網路與言論自由的具體展現

 

現今放眼世界,以純文字介面為主的電子布告欄系統為網路資訊集散地的國家非常少見,美國有reddit、日本有5ch(原2ch),但他們都是營利企業,只有批踢踢還是維持在學術網路上,由義務服務的站長群維護,無償提供這塊自由園地。為什麼批踢踢實業坊歷經多次網路浪潮淘洗,仍沒有被沖下歷史的舞台?第一點是因為批踢踢並沒有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技術水準。

 

2010年以後智慧型手機興起,支配了現代人的生活。智慧型手機上有許多非官方開發的專用應用程式(app)可以登入批踢踢,而且比使用電腦登入更加方便。不需輸入帳號密碼的自動登入、更直覺的滑動手勢操作、自動開啟文章內的圖片及影像……等等,讓使用批踢踢的門檻更低,隨時隨地都可以登入查看文章,而且關掉自動開啟圖片影像的功能的話,依然不太佔據網路流量。與重視人與人之間連結,而且有字數限制的社群媒體相比,批踢踢擁有相當的匿名性,長久以來的習慣也讓使用者更願意閱讀長文——即便不是從頭讀到尾,文章下面的推文噓文更提供網友想法交流/戰的空間。批踢踢可以說台灣網路與言論自由的具體展現。


 

圖片摘自PTT網站。

 

然而這樣的自由空間,似乎成為假新聞滋長的溫床。根據9月15日TigerLily在八卦板整理發表的文章(https://tinyurl.com/yarg5728)可知,最先發表中國派車進關西機場疏散中國旅客的假消息的,並不是其後許多傳統與電子媒體引用的,9月6日上午十時許由GuRuGuRu發表在日本旅遊板《Japan_Travel》的文章。早在當天上午七點多就有人發表同樣內容的文章在八卦板,且該發文帳號所在的IP位址竟來自中國北京。其後許多帳號幫忙帶風向,才波及到電視與網路新聞,使假消息進一步引爆擴散。

 

造成傷害的是傳統電視、報紙與網路媒體

 

這樣看來批踢踢正是萬惡淵藪?然而批踢踢的創始人杜奕瑾9月15日在臉書上(https://tinyurl.com/yd8x3e7u)表示,批踢踢「鄉民」(使用者)也是第一時間就發現假新聞。GuRuGuRu的文章下方推文就有許多人質疑其真實性,該篇文章當天就被刪除,9月7日早上9時許更有詳細的文章整理澄清。然而傳統與電子媒體不但沒有跟著澄清,甚至在批踢踢上已經踢爆後仍持續生產報導假新聞。批踢踢是假新聞的起點,然而真正持續將假新聞的病毒傳染給閱聽大眾,最終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並非批踢踢與「鄉民」,而是傳統的電視、報紙、與其網路媒體。

 

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後事實時代的網路情報操作?法規制定總趕不上網路的瞬息萬變,政府也只能在傷害發生後亡羊補牢,一有不慎可能就會變成監控言論,侵害人權自由——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見的怪獸。民主社會需要有法治支撐,在政府訂立出具體法規管理之前,批踢踢站方已經有所回應。9月15日批踢踢帳號部公告,暫停新帳號申請(https://tinyurl.com/yc7tokhu)。批踢踢最熱門的看板八卦板也將發文門檻提高到登入次數700次以上的帳號才能發文(https://tinyurl.com/yd5jx2bp)。也就是說申請帳號後即使每日登入,也需要近兩年才能取得在八卦板發布文章的資格。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限制只能消極防治假消息的散佈,有心人依然可以透過耐心「養帳號」,或者是直接向非活躍使用者「買帳號」,等各種難以預防的方法跨越層層限制。

 

批踢踢擁有驚人的「自淨」能力

 

如同杜奕瑾所說,批踢踢擁有驚人的「自淨」能力。批踢踢上除了假新聞,每天還有許多公關公司培養的帳號,在許多看板發布關於商品、或是政治性的「業配文」。這些文章都看似真實,彷彿出自如同你我一般的小市民之手。九零年代末期已有公關公司滲透操作業配的美妝《MakeUp》、美保《BeautySalon》板,可說是目前批踢踢禁止業配最嚴格的看板之一。板規嚴禁廣告及產品試用,每位板友都像「柯南」,一有可疑的文章,就循著IP位址與帳號的網路足跡,踢爆一篇篇的業配文。

 

9月15日,駐日外交官自殺後一天,臉書上立刻出現「如何終止假新聞」的圖文解說(https://tinyurl.com/ya2ew9hn),網路使用者跟著每個新聞事件日益成長。但願這次外交官之死,能帶給我們足夠的教訓。抓住新聞,各抒己見之前,先檢驗新聞來源。也許有人認為應該關閉或限縮批踢踢的使用。但是除了批踢踢之外,還有臉書、Line等社群媒體,防堵與緊縮不能解決問題。公民道德與媒體識讀,才是我們抵抗假新聞的真正免疫力。

 

 

※作者為日本名古屋大學人文學研究科 博士候補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