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不要再用「科學」解釋原住民「傳統知識」

阿將伊崮喜瀾 2018年12月18日 00:00:00
原住民的知識不是來自西方科技文明,也絕非理性主義者所能完整地詮釋。(維基百科)

原住民的知識不是來自西方科技文明,也絕非理性主義者所能完整地詮釋。(維基百科)

無論是任何媒體,在報導跟原住民有關的主題一定有舞蹈,不然,就是樂器吹奏、竹藤編和各種服飾展示,尤其服裝展示在高等教育的專班招生廣告中更是常見。然而,不知各位是否反思過,上述是否能完整代表原住民的意識形態嗎?

 

千萬年來,原住民的「知識」透過語言形式,推廣到文化符號,這種情況明顯地印證在原住民的發展過程,為一種出於夢占、泛靈信仰和符號象徵所引導的行為,不斷累積於生活經驗和行為規範,透過巫師和靈界溝通,形成族人的宇宙觀、禁忌與規範,流動於時間長河,伴隨不同環境所發展的原住民深厚的傳統知識、民族意識與核心價值,早已被西方文明所引用和遵循的。

 

舉例來說,像分析心理學巨擘榮格的「集體無意識」(Jung, 1966)、結構主義學者李維史特勞斯的「神話」和「拼裝」(bricolage)的概念(Lévi-Strauss, 1962); 媒體人類學者“ Ginsburg ”等人皆處心積慮地運用原住民觀念,解釋當今社會現象(Ginsburg, 1991 & 1995); 另外,像索緒爾的「能指」和「所指」符號(Saussure, 1916);巴特的「明示義」、「隱含義」和「神話」之間的文化思考層次分析(Barthes, 1977),甚者,從各大藥廠利用原住民藥用植物所提煉的藥品(郭華仁、嚴新富、陳昭華 & 鴻義章,2005);直到當今充斥影壇的原住民題材電影;連現代人面臨心理壓力、所要找尋的心靈處方,皆需仰賴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TEK)。

 

舉凡心理學、符號學、結構和建構主義等各科理論的起源,無一不是來自原住民文化的啟蒙或延續,連佛洛伊德對夢境潛意識之「願望的滿足」解釋(Kuper & Stone, 1982),都符合原住民夢占文化的解釋,其中,尤以原住民區別「真夢」和「假夢」的方式、更是超乎後來的科學實驗,同樣顯現在夢境的質化與量化的分析結果當中(Antrobus, 1986)。

 

因此,請不要再用「科學」的名義解釋我們的文化和傳統知識﹗因為,我們的知識不是來自西方科技文明,也絕非理性主義者所能完整地詮釋。

 

唯有符號才能詮釋

 

或許有人又會問道:「如果不用科學,那要用甚麼解釋?」

 

「符號﹗唯有符號才能詮釋我們的文化和知識﹗」

 

至於,原住民的文化和知識跟這些建構式(constructive)符號又有什麼關係?

 

所有的原住民歷史皆以「神話」作為開端,那是當人類在沒有文字記載的特定歷史環境下,透過傳承和記憶的「文明」方式,也是一種「源起於神話,而進入文化」的過程(阿將伊崮喜瀾、蘇蘅,2017)。

 

原住民文化是一種源起於神話,而進入文化之「出神入化」象徵

 

誠如韋氏辭典(Merriam-Webster, 1828)所解釋的,「神話乃是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的影像或無法證實的存在,它也是一種能讓許多人相信的故事或意念。」

 

「象徵」是傳達「神話」的特別信息

 

羅蘭巴特(Barthes,2015)認為「神話是一種言論、一種溝通的系統、一個訊息」(Myth is a type of speech. And myth is a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that it is a message),他定義「神話」為一種言論形式(it is a type of speech),這種交流亦涉及「象徵」(Signs),「象徵」是用來傳達「神話」的特別信息(these signs are used to communicate special type of message)。

 

派特茨(Petocz,1999)也解釋「象徵」必須從一套邏輯和心理的識別開始,這種需要往往被一般人忽視。他在書中總結五種「象徵」的定義,其中,有四種為廣義,首先,「象徵」是一種高級的範疇(symbol as superordinate category);第二,「象徵」是一種符號(as a kind of sign);第三,「象徵」為一種「間接表達的傳播媒介」(as vehicl e of indirect expression);第四,「象徵」是一種「無法具體說明的手段」(as vehicle of the ineffable)。這些都可用來解釋原住民的文化。

 

至於,狹義的「象徵」像古典學派的弗洛伊德(The “ Freudian Narrow ” theory of symbolism),他將「象徵」視為「一種無意識製造的替代物」(as unconsciously produced substitute),強調人們最需要關注的,乃是存在於「象徵」過程的「無意識」本性,以及到底有什麼樣的「無意識」本性被象徵化…這些就直指原住民文化的意識形態了。   

 

原住民傳統知識是一種由符號象徵、透過語言,而推廣到文化的心智經驗

 

人們將情感表達的感覺層次直接加諸於事物的印象,這是「神話」思維的主要功能。其次,經由說話語詞的區分與文法連結,而建構其表象,這種情況有時候能夠透過發音的音節作區分(比如原住民古調所內含的多元喻意),讓現象在說話的內涵中被確立,而成為合於文法的陳述句,以表達在日常生活(林遠澤,2015)。

 

借助各種文化科學的研究,理解各種符號形式的運作,將之整合成完整符號功能的文法學,使人類的精神生命,藉由此種建構的不同表現,而完全展現,因此,「卡西勒」認為人類不應該依靠外在世界尋找真理的根據,應該轉向「心智活動」(mental activity)的形式尋找依據(Cassirer & Manheim, 1957),這裡所謂的「心智活動」正是原住民文化發展過程中極重要的象徵之一。

 

所以,拜託各位,以後請不要動不動再用「科學」解釋原住民「傳統知識」(TK)或「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Berkes et al., 2000;Berkes, 1993, 2005),或是用「服飾」區分各族文化,否則…你們只會以訛傳訛地、繼續誤導社會大眾和原住民下一代的意識形態。

 

※作者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文化、影像工作者和專書作者

關鍵字: 原住民 符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