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紅海行動》裡的中國野心—成為像美國一樣的帝國

盧斯達 2018年12月30日 07:00:00
無論將中國視為對手、敵人、盟友,或者一家親的對象,《紅海行動》大概都值得一看。(圖片擷取自Youtube)

無論將中國視為對手、敵人、盟友,或者一家親的對象,《紅海行動》大概都值得一看。(圖片擷取自Youtube)

假期坐飛機,在機上看了香港導演林超賢在中國大紅大紫的軍武片《紅海行動》。這部片在港台之間都比較受冷待,又有一些「為甚麼是《紅海》代表香港出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類的身份之爭。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中國海軍借出軍艦協助製作、習近平點名力讚的政治文宣,無論將中國視為對手、敵人、盟友,或者一家親的對象,大概都是值得閱讀。

 

電影的舞台是一個虛構的中東國家,因為發生武裝政變,中國海軍派出八人小隊去幫助撤僑,中間又有一名中國人記者發現叛軍正在密謀走私核原料。八人小隊除了救人之外,還殺入敵人的陣地解救核危機。

 

好萊塢電影薰陶出來的導演和觀眾,輕易就能感知《紅海》在模仿哪一些好萊塢戰爭電影,只是主角和「我方」由美軍轉為中國軍方。戰亂已經不再發生在中國內部,不是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或者八國聯軍。整部電影沒有一幕拍到中國土地,一切戰鬥皆發生於那虛擬中東國家。這個國家陷入動蕩,內部機制失恆,是個失敗國家,連保障邦交國的領事和員工都做不到,於是准許中國海軍派人介入。

 

在電影中不曾出現的中國,以及顯形的中東戰亂國家本身,形成一個強烈對比。這個設定的不言之教,在於側寫出中國的定安、強大,以及外部干預力。戰亂地區是無法管治自己的,所以只能等待強大的他者打救。在好萊塢的版本,那是美軍;在中國人自己的版本,自己就是世界的拯救者。除了拯救中國僑民,還連被當作人肉炸彈的中東居民,甚至連核彈危機都要等中國人來解救。

 

 

如果說當代很多好萊塢電影是近二三百年來白人殖民者在異鄉講究的「白人負擔」,《紅海行動》表現出中國人也希望成為「新白人」的慾望,負起協助次等人「中東人」建立秩序的上位者。(畢竟電影已經assumed了中國內部已經建立起秩序)

 

有趣的是,作為劇情鋪陳,中國海軍一開始在索馬里追逐海盜,但在海盜進入他國水域之前就要全員停止,似乎是十分說教地緊守「不能進入他國領土」的主權國觀念;中國軍在進入中東戰亂國之前,也先得到當地政府的准許,似乎是中國外交部「反對介入他國內政」口頭禪的影像呈現。但是《紅海行動》本身,在他人的土地打自己的仗,四處爆炸、殺人、維持別人的秩序,已經實際上離開了「經典」中國的外交路線,也就是「主權」爭持的對象,已經從國境之內,轉移到國境之外。只要涉及中國利益的人和事,就算是在外面,也是「主權」可蓋之處。

 

在歷史上很多帝國和強權都經過這個過程,也就是從自守到外向的轉變。明治時期的軍人首先山縣有朋早就提出過擴張的理論:

 

國家獨立自衛之道有二:一曰捍衛主權線,不容他人侵害;二曰防護利益線,不失自己的有利地域。所謂主權線乃國家之疆域,利益線系與主權線緊密相關之鄰近區域是也。凡能保全主權線及利益線者,方成為國家。當今列國並立,僅防守主權線已不足以維護國家之獨立,必須進而防衛利益線。

 

於是這就成為日本「走出去」,介入台灣、朝鮮、滿洲等地的理論基礎。要守護帝國的利益,固守在本土不行,要在「外地」建立據點,帝國本身要成為外地的「內地」,用外地來屏障自己,才能保障全局。為甚麼《紅海》是講海軍而不是陸軍,便是理所當然。陸權只是用來守護主權 (防止國內動亂),海軍卻可以令國家影響力在全球無遠不屆。

 

中國在海外透過輸出債務、經濟殖民等手段,希望在海外奪得港口,用來做海軍基地,便是現實與文宣的對照,都表達出中國希望將影響力擴張到「中國領土」之外的慾望。至於電影去到最後,突然出現一段中國海軍在南海用擴音器廣播「這裡是中國領土,請立即離開」一幕,便是非常露骨的宣示。於是這一幕,也令越南對該片予以禁播。因為中國的「南海」,也就是越南的東海,後者也表示自己擁有領土主權。

 

其實這部片在爆炸、動作場面、軍武等方面,在舉國體制的支持下,的確去到了好萊塢的水準。但製作方似乎也甘心放棄了文戲和角色營造,也許因為這片部根本志不在此,展示技術能力、政治野心和軍武場面,也許才是電影的主軸。於是看了一半,你都無法分辨出那八個中國軍人,他們是沒有性格的,他們代表沒有臉孔的舉國體制,也許那才是主角。這有點像張藝謀在《英雄》或《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士兵人海,他們是沒有臉孔的,是整件事的一部份。

 

這部片自然會令人想到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史匹柏的經典二戰片《雷霆救兵/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這部片的戰鬥場面一樣浩大,但多年之後仍然深刻的事情,不是那些血肉橫飛,而是活生生的角色、戰爭中「個人」的情感,或者最後大決戰之前響起的Edith Piaf的溫柔。兩相對比,你會看見史匹堡那一套在兇悍的影像之中,藏著對戰爭的反思,是一種戰勝者的回顧;而《紅海》或者《戰狼》,則是勃發著初生之犢的銳氣,不掩蓋自己對戰爭的躍躍欲試。

 

《紅海》用戰爭大場面塞滿片長,士兵說到底也是「非人化」處理。畢竟對於一個新銳的帝國,談戰爭的虛無和反思,還太早。正如你久不久就會聽到不同軍階的解放軍,對傳媒大談怎樣撞沉美國軍艦、三日內佔領台灣島之類的戰爭狂言論,好像也沒人認真看待。正如很多人也沒認真看待《紅海行動》或《戰狼》內裡所表達的東西。相反香港還是繼續有反日保釣人士到日本抗議「軍國主義」,這麼多人厚此薄彼、始終活在過去,何嘗不是一個給新帝國崛起的好環境?

 

※作者為香港青年評論者/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