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過後 柯文哲該冷靜思考下一步

張宇韶 2019年01月28日 00:00:00

柯文哲應該理解,在北京採取戰略清晰的對台政策後,自己主張的「兩岸一家親」究竟還有多少戰略模糊的空間?(攝影:鄭宇騏)

台北市立委補選結果揭曉,一如輿論與民調先前預期,最後由民進黨提名的何志偉獲勝,然而陳思宇的大敗,或許是柯文哲自己始料未及。

 

這場補選之所以引人關注,九合一大選後的綠白互動應是主要關鍵。民進黨在混亂十二月時猶陷入敗選症候群的暈眩中,找不到負責的人,拿不出具體改革方案,其結果就是很難挽回民心。在此背景下,黨內遂有綠白合作的呼聲與與倡議,雖不能說這種思考是病急亂投醫,但是在理性的算計下,綠營應該要有更細緻的政治操作。

 

深入觀察,國民黨各地的大勝以及柯文哲在北市慘勝,其實也為彼此合作提供了契機。對於民進黨而言,盤算的就是黨內欠缺如同阿北般的政治網紅,即便柯文哲作風乖張且不按牌理出手,對於年輕選民來說仍有不可低估的號召力;對於柯文哲來說,國民黨政治板塊的快速擴張,使其在藍營支持者眼中已無利用價值,「我們自己就可以拿下2020」恐是藍營高層的心中話,這可從多人表態爭取提名的現象中看出端倪。此外,選舉前後韓國瑜效應的發酵,更讓柯文哲的網路聲量一舉被超越,這也構成了內他內心的焦慮與危機感。

 

對於柯市長來說,「創造自身價值極大化」以及「維繫網紅寶座」始終是從政的最高理念,他又自認為看透了綠營高層的心思與底牌,當民進黨主動拋出合作議題時,豈能放過此一良機呢?

 

然而,在這個權力運作的過程中,柯文哲始終保持絕對的高姿態與主導權,累積與民進黨談判議價的籌碼是比較優雅的說辭,打從內心瞧不起民進黨恐是柯文哲的心理狀態,更何況,阿北還盤算將綠白合作合作的議題,作為其他陣營進行買賣的槓桿。因此蔡柯會時傲慢的表現,高調推出陳思宇出來參選都屬於此一思考模式下的「戰術執行」;直白地說,如此才能在民進黨體質最弱的狀況下,為自己撈到最大的政治資本。

 

人算不如天算,習近平的對台五點講話、民進黨的快速反擊以及蘇貞昌接任閣揆後壞了柯文哲先前的盤算,民進黨雖然仍處於重建困境,但已經逐步找回議題的節奏與話語權。總統在兩岸關係的強硬立場重新獲得綠營選民的認同,在換了網路文宣團隊後,小英已成為新的政治網紅;管中閔台大校長的爭議暫告一段落,但是戰線已經轉移到監察院,拔管已不再是民進黨的政治包袱;蘇貞昌上任之後隨即展現執行力,不僅一改過去學者部長反應過慢的敗施政筆,必且在豬瘟議題中暫時拆解了引信;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主動與韓國瑜進行對話,展現了政府的立場,三十號與高嘉瑜的直播對談必然又掀起輿論的關注。

 

事情正在起變化

 

民進黨雖然只是獲得戰場局部勝利,離贏得整個戰役還有段距離,但是媒體已經用「路上撿到槍」形容這種戲劇化的轉變,崇拜毛澤東的柯文哲應該記得「事情正在起變化」這篇文章的內容,毛形容的情境現在正在台灣上演中。

 

諷刺的是,柯文哲不但沒有修正自己與民進黨議價的高姿態,反而採取加溫對峙的態度,箇中原因頗值得玩味。阿北近期在兩岸關係中令人錯愕的類比、陳思宇指控何志偉賄選的言行、拋出組黨議題顯然都不是偶發的現象。或許柯文哲想仿效北韓在過去奉行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戰爭邊緣策略,但是今天過後,柯文哲應該冷靜思考下一步,否則一步錯可能全盤皆輸。

 

柯文哲應該理解,在北京採取戰略清晰的對台政策後,自己主張的「兩岸一家親」究竟還有多少戰略模糊的空間?國家主權是個嚴肅的話題,過去柯文哲或許擅長透過輕挑方式處理相關議題,在兩岸關係日益緊張的情勢下,又有多少選民願意買單,更別說趕赴華府參加面試。此外,民進黨已經開始恢復政治的動能與活力,其支持者對於柯市長步步進逼的觀感普遍不佳,主戰者的聲量顯然超過彼時的綠白合作倡議者,柯文哲或許期待綠營支持者「以大局為重」,但是自己是否應該拿出點誠意與態度。

 

另一方面,民進黨在贏得北市補選之際也應該理性評估未來政局發展,陳思宇雖然大敗,但主因在於台北市選民仍有高度自主性,縱使是柯文哲端出來的產品,在形象與品質不佳的背景下,實在沒有必要買單,另一方面,士林大同是民進黨傳統票倉,何志偉在地經營多年贏得選舉可視為主場優勢,這樣結果與沈智慧在台中北區勝選的邏輯如出一轍。或許民進黨需要一場政治及時雨,但是如何獲得更多選民的認同支持,應是當務之急。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