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正恩的「雙面外交」愈見成熟

無妄齋 2019年03月13日 07:00:00
金正恩從來非是對習近平惟命是從的兒皇帝,其操作的「雙面外交」愈見純熟。(美聯社)

金正恩從來非是對習近平惟命是從的兒皇帝,其操作的「雙面外交」愈見純熟。(美聯社)

萬眾矚目的越南河內美朝二次高峰會,以出乎意外的方式落幕。事前有傳兩國元首會面後將提出朝鮮半島終戰協議,結束漫長的韓戰,然而預期的事最終未有發生 — 儘管2月27日雙方舉行友好晚宴,並於28日正式談判,兩國代表團並無簽署任何文件,以沒有協議草草收場。

 

本來預定的工作午餐、聯合聲明簽字儀式,均告取消。及後美國總統川普逕自召開記者會,提前返國,為關注峰會的人留下滿腹問號。傳媒評論普遍形容為「談判破局」,並忙於分析美朝蜜月期看似完結的原因所在。然而在審視狀況之前,必須掌握目前北韓核問題進展。

 

在河內發生甚麼事?

 

緣何導致是次談判破裂,雙方回應莫衷一是。

 

美方解釋,平壤政府主動提出拆除寧邊核設施,以圖撤銷大部份國際制裁。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金正恩希望美國率先解除制裁措施,這與其一貫原則抵觸:必須堅持制裁,直至北韓採取行動,證明全面放棄核武為止。故此要求免去大部份制裁,對美方而言無異獅子開大口,於是立刻終止談判。川普說,在某些條件下,你得離開談判桌,自己走開。

 

至於朝方,按外務相李勇浩說法,平壤提出在美國專家現場監察下,永久拆除寧邊的鈈、鈾處理設施,但前提是先取消聯合國安理會現行11項制裁當中5項自2016-17年通過的嚴厲決議案,基於其有礙國民經濟與民生。

 

究其原因,在於僅針對平壤政府的經濟手段,比如凍結煤炭、鐵礦石、鉛礦石、海鮮出口,取消勞務輸出,禁止向北韓出口航空燃油,禁止朝鮮銀行在國外開設帳戶結算等,顯然不足以迫使朝鮮就範。舉例如去年《華爾街日報》報道,朝鮮正在使用煤氣化技術(Coal Gasification)應對制裁。北韓境內煤炭蘊藏量豐富,煤氣化可彌補限制燃油供應帶來的能源不足 — 提供技術的,自然是中國。

 

考量北韓既無私有產權,政府又支配舉國資源,就連海外勞工的薪金,大部分都得上繳中央。之所以切入民生要害,是為免一旦南北韓經貿接軌、整體國民經濟恢復後故態復萌,續以「核訛詐」爭取更多籌碼。斷絕財源看似殘忍,實為必要之惡,也為黨國帶來確切傷害,例如近日軍方窮得要再向國民發起「愛國獻米」運動。

 

美朝處境各異

 

過往歐巴馬主導的伊朗核協議證明,有時沒有簽訂協議比一筆糟糕的協議更好,伊朗敷衍了事,不耐煩的川普順勢宣布退出且重新制裁。去年新加坡峰會後,反對者指責川普好大喜功,放棄對北韓的巨大的戰略優勢,換取僅止於象徵式甚至毫無價值的讓步

 

今次情況雷同。即使徹底拆除近乎零運作的寧邊核設施,現階段也停止核試與洲際導彈試射,仍不足以換取摘去有力制約北韓的決議,尤其北韓仍在暗中擴建重建導彈基地、劃定山地為主的「先軍革命區」以供掩藏核武器逃避衛星耳目。

 

那邊廂的金正恩,同樣面臨重壓。一方面平壤於去年主動宣布停止所有核試及導彈測試,關閉核試場地,表面上放棄向來堅守的「先軍政治」,致使黨內鷹派將領人心不穩;加上「利比亞模式」的前車之鑒,再無核武所恃能否得到美方的人身安全保證,是金氏至為擔心的一環。

 

李勇浩簡短陳述中值得注意之處,在於提出寧邊無核化要經由美方專家驗證,重點落在美國而非國際社會的肯認 — 透過原子能機構(IAEA)或別國檢查。言下之意,北韓原則上趨向美國要求完整、可核查及不可逆轉的無核化節奏,兩國分歧僅出現在制裁與棄核的先後次序。

 

從元首外交到關係正常化

 

兩國元首峰會,外交慣例上並非即席談判,而是公告事前擬定的成果,以彼此微笑、握手、簽約、拍照的和諧場景作結。真正的討價還價,早在會前已由漫長的中高級外交官安排妥當,經由不同的工作級別會談商定細節,對彼此訴求、能夠讓步的尺度,大體上有充分瞭解,並按此制訂雙方可接受的協議版本,不會當面才發覺彼此期望落差過大,拂袖而去。

 

誠然,過於輕率地舉行首腦峰會,在平壤一方或理解為美方急於達成協議,自然期待對方更多讓步。但在爭持不下之際猝然完結,下回待續,也許是川普希望爭取的局面。觀乎其談判風格傾向元首外交,最終協議必須經由首腦商定。他不太在乎談判破裂、事後被斥外交失敗,而是明知存在巨大分歧,仍願意藉世界矚目的談判氣氛作為壓力的一部份,或在與會其間追加條件,在談判桌上迫使金正恩妥協。

 

有異於民主國家,正常外交談判邏輯未必成立。北韓是典型自上而下的專制,決策權僅止於勞動黨內少數高層,外務省官員隨機因應的範圍相當有限。美國國務卿龐比奧(Michael Pompeo)深悉此道,其見解在多番與平壤政府交手的經驗分析後與總統及幕僚分享;效力布殊其間拆毀1994年克林頓棄核協議框架的現國家安全顧問保頓(John Bolton),其鷹派立場同樣對決策影響甚大。

 

故此在表明表明強硬態度以後,川普仍示意繼續雙邊會談。李勇浩於河內罕有地舉行記招說明,以及朝鮮官媒異常友善的報道,均採取同樣積極的方向。兩國恍惚有默契般留有餘地,不至於返回 2018年6月以前的劍拔弩張,可見已得出務實判斷:通過談判,短期內不太可能達成朝鮮半島無核化。

 

無法有效地糾察監督,就不能指望保證棄核成果;平壤簽訂協議後反悔,一切也就淪為無用功;北韓不進行導彈試驗和核試爆,對美國以至南韓而言不構成緊急的國家安全威脅,沒有必要立刻行動。綜上所得,維持現狀平衡屬較可行方案,無須執著於一時的協議。與此同時,美朝研究設立聯絡辦事處,長遠也是舖墊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準備。

 

中國的角色

 

當然,川普也趁機向美中貿易談判傳達壓力,因為中國依然是美朝角力的最大未知數。今天他可以向金正恩離場示威,明天對習近平也可歷史重演。

 

金正恩的自信,源自北京對他的支持,興許還在黨國領袖交流間面授機宜。中國對河內峰會的聲明和行動,表面看未有特別關注兩國直接接觸。儘管未有正式參與,但中朝雙方在兩次峰會前後保持磋商,可見中國自始至終未有排除在雙邊談判進程之外,保持實質影響力。相反,北京滿意平壤表現,亦相信美朝最終協議不會破壞中國的國家利益,所以對談判進程樂觀其成。

 

除了北韓令其放心的行為外,也基於談判前景的現實判斷。新加坡首腦前美朝態度反覆多變,會議後亦無簽訂無核化的具體協議,河內峰會後美國更宣布取消與南韓的聯合軍演,中國領導層據此判斷談判過程的漸進緩慢,朝鮮驟然投向美韓的風險甚低,且往後仍有許多渠道左右大局,逐步實現2017年提出的「雙暫停」機制。

 

可是,金正恩從來非是對習近平惟命是從的兒皇帝,其操作的「雙面外交」愈見純熟:向美國官員宣稱,中國是北韓最大的安全威脅,過往不斷予取予攜,若華盛頓對朝政策基於這項訊息,那麼爭取親美反華的朝鮮投向西方陣營似乎理所當然。不過,顯然金氏向中國釋出相反意向,從而取得經濟及技術援助。

 

運用戰略信息迷惑美中兩國的微妙平衡,是除了「核訛詐」以外北韓的小國生存之道。過往冷戰時期毛澤東如何在「聯蘇抗美」與「聯美制蘇」之間游移不定,正是上佳教材。北韓管治上將國家危機常態化,向國民灌輸美帝國主義仇敵概念,在嚴厲經濟制裁、美韓撤銷軍演底下難以持久,中國也不能長期冒險公然違反聯合國制裁決議,透過直接或間接手段(如利用香港)支持金氏,「兄弟之邦」的情誼也會伴隨利益衝突產生變化。

 

北韓核問題會否出現變局,尚待觀察。但近年美國外交策略丕變,認清背後干擾的中國,一方面聯合南韓動之以、誘之以利,同時不避再三開罪平壤的雷霆手段,北韓又出奇地沒有如過往地慍怒,中國能否如願維繫這位堅定的共產主義盟友,似乎在一輪敲山震虎之下,大概難復舊觀。

 

※作者為香港人/網媒記者兼撰稿人

 

【延伸閱讀】

納粹回魂於中國:新疆的寧靜滅絕

香港「一國兩制」終結 下一站-台灣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