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偉棠專欄:意淫諾貝爾獎的人與狄倫最遠

廖偉棠 2016年10月19日 00:05:00
巴布•狄倫獲獎,讓許多人徹底失語,實則無從想像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已經決定大舉拓寬文學的疆域,一批文學教授和傳統作家也因此措手不及。(湯森路透)

巴布•狄倫獲獎,讓許多人徹底失語,實則無從想像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已經決定大舉拓寬文學的疆域,一批文學教授和傳統作家也因此措手不及。(湯森路透)

與過去幾年一窩蜂幻想村上春樹落選諾貝爾文學獎的慘況稍微不一樣,今年前者已經顯得有點low,現在流行的是為諾獎造謠—美其名曰「洋蔥新聞」

 

也許因為今年微信公號(公開帳號)在中國的競爭慘烈,所以今年也是諾貝爾文學獎謠言最蓬勃的一年。至於為什麼是文學獎而不是其他,很簡單,要向大眾虛構物理化學乃至經濟學的授獎辭恐怕要花一年時間,虛構文學獎則很簡單,告訴你們這人比村上春樹寫得好就可以了。

 

就在諾貝爾文學獎公佈前一天,已經有一篇直接聲稱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獲得了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微信公號文章在朋友圈裡刷屏(洗版),10月13日下午7點前幾分鐘,一張偽造的阿多尼斯的推特發言(說他收到斯德哥爾摩電話)的照片更是極速傳播—隨即某門戶網站迅速扔出準備好的阿多尼斯專輯,可惜,只保留了一分鐘不到。

 

傳播這種謠言的人,不乏資深傳媒人、作家和藝術家,他們的判斷力臨時喪失,有多種原因。有的是非常渴望阿多尼斯獲獎,因為他在中港的認受(同)度都很高,他睿智的長相與詩風,還有苦難的家國背景,都符合華人對諾貝爾文學獎那種文以載道的想像,以致讓人一廂情願地幻想授獎予他;有的則是將錯就錯順水推舟,急於在「焦點時刻」寫下到此一遊,他們所發揮的網絡時代互動力是一種圍觀精神的升級版,唯恐在表態上落後於人,實際上無論誰獲獎他都會做出同樣反應。後者,正是那些毫無傳媒操守的營銷公號的主要幫兇。

 

於是巴布•狄倫獲獎,他們都徹底失語。門戶網站毫無準備,它們無從想像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已經決定大舉拓寬文學的疆域(其實去年頒給紀實文學已經是明示),它們準備好的一批文學教授和傳統作家也措手不及,以致有作家直接說「瞎頒!」,並一本正經說這是「本體意義上的、也是現代性的終結」,更多的是誤讀,比如某教授說狄倫是「一個有愛的人,他顛覆了愛必須和恨互相奠基的人類傳統,是只有愛沒有恨的人」—我懷疑他們除了《Blowin' In The Wind》都沒有聽過狄倫其他的歌,這種給狄倫亂扣帽子的讚譽,是另一形式的謠言。

 

這幾代中國人熱衷於在情感上騎劫他人,從他們對諾獎的情意結可見一斑,被巴布•狄倫獲獎震驚完之後,他們就開始想像狄倫對諾獎的態度。於是新一波謠言湧來,有說巴布•狄倫經紀公司發言表示狄倫拒絕領獎的,也有中英文對照的巴布•狄倫對諾獎的四個拒絕宣言。其實阿多尼斯的「被諾獎」和狄倫的「被拒領」,都是那些過於在乎榮譽和姿態的人的意淫。

 

造謠傳謠的可愛諸公有所不知的是,巴布•狄倫恰恰是反對意淫、反對為「時代精神」打卡背書、反對「單向度的人」的。早在六十年代嬉皮們封他為抗議民謠或者叛逆精神之王的時候,他就報以冷臉,直到現在他在演唱會上如果選唱六十年代「聖歌」《Like A Rolling Stone》他還會故意跑調,這就是態度所在。他也反對文以載道—或者說他有完全不同的裝載方式,他直面「政治正確」背後黑暗的一面,盲目歌頌的人將會被嚇一跳。

 

巴布•狄倫在六十年代末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一句名言:「Some people feel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這是一句富有典型狄倫式反諷+隱喻的話,它呼應他的名作《暴雨將至》,當年適用於諷刺那些Mr. Jones那樣麻木的庸眾,此刻也適用於這些消費他的獲獎的人:對於巴布•狄倫,有的人感覺到他詩歌中的暴雨酣暢,有的人只不過被氾濫的信息潮水弄濕了眼角。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