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從美國歷史看賴清德參選總統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2019年03月19日 12:15:00
賴清德的出馬,不管最後初選的結果為何,光表態參選本身就是對蔡英文執政的不信任投票。(圖片摘自郭國文臉書)

賴清德的出馬,不管最後初選的結果為何,光表態參選本身就是對蔡英文執政的不信任投票。(圖片摘自郭國文臉書)

現任總統尋求連任,但黨內居然出現挑戰者。在美國的總統選舉史裡,這種例子不少,但大部份的挑戰者,多屬「理念型」,出場攪局的目的,就只是「宣揚理念」,志在參加,不在得獎,所以通常沒有任何重要性。但像賴清德參選的這種態勢,和他的政治地位,他出面挑戰蔡英文,絕對不是宣揚理念,玩玩而已,而是認真認定,他有勝利的機會。美國總統選舉也有這樣的例子,這些重量級政治人物挑戰現任總統的原因,皆因為執政黨現任做得不好,讓挑戰者覺得有機可趁。

 

表態參選就是對蔡英文執政的不信任投票

 

所以賴的出馬,不管最後初選的結果為何,光表態參選本身就是對蔡英文執政的不信任投票。所以這場戰爭,絕對會從民進黨內,打到總統大選,並打過台灣海峽。

 

美國總統選舉改為公開初選後,第一個連任總統面臨黨內挑戰的,是1968年的詹森(Lyndon B. Johnson)。詹森雖然已經當了兩任,但第一任是繼位遇刺的甘逎迪,所以照規定,他還可以再選一次。詹森本人也有意願連任,畢竟他才六十出頭,而且他想把美國在越南的戰爭,在他手裡結束,留下一個歷史的美名,所以1968年開年之際,美國社會都預期詹森會尋求連任。

 

但越戰問題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嚴重。年輕人反戰的抗議,如火如荼,主張民主黨內要有人挑戰窮兵黷武的詹森,聲浪越來越高,最後拱出了明尼蘇達州的聯邦參議員麥卡錫(Eugene McCarthy)。初選一開始後,麥卡錫的聲望越來越高,居然在新罕布夏州的初選,差點打敗詹森。看著詹森,這連任總統,居然是可以打敗的,甘逎迪的弟弟,Robert Kennedy(人稱Bobby,鮑比),沒多久就改變原先支持詹森的立場,自己下海參選。

 

詹森(Lyndon B. Johnson)以健康的因素,放棄連任,而成為近代史上,第一個放棄連任的現任總統。(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六零年代以甘逎迪當選開始,但甘逎迪英年早逝,留給人們無比的想像,讓甘家在美國有著如同皇室般的地位。所以,民意支持甘家在六零年代後期,再拿回白宮,一點也沒問題。以鮑比的聲望,他還可以把民主黨因越戰泥淖得來的惡名,一舉洗掉。所以鮑比一旦加入初選,人們想到的,就不是「還要給民主黨四年嗎?」這種提不起勁的念頭,而是,「我的天呀,我們又有一個甘逎迪總統」這樣令人振奮的動力。

 

所以在鮑比參選兩個星期後,在三月底,詹森震驚全國地在電視裡宣佈,他不再連任。

 

起步很晚的鮑比,一如詹森所料,「擁有天命」,一路勢如破竹,但六月時,彷如甘家受到詛咒般,鮑比也遇刺身亡。民主黨最後由副總統韓福瑞(Hubert Humphrey)代表出線,但沒有甘逎迪的加持,民主黨難挽執政的頹勢,而敗給了重返政壇的尼克森。

 

詹森成為近代史上第一個放棄連任的現任總統

 

詹森一輩子都活在他會早死的陰影下,因為他的家族有心臟病的歷史,所以從年輕的時候,他就一路衝衝衝,最終讓他實現夢想,入主白宮,並且完成了不少劃時代的政策。但因為越戰,他注定要在歷史上揹著劊子手的惡名,如果在連任時,加上一個敗選的紀錄,他的蓋棺論定,將不會是他所想見的。所以,他以健康的因素,放棄連任,而成為近代史上,第一個放棄連任的現任總統。

 

賴清德是如同麥卡錫和鮑比‧甘逎迪一樣,要蔡英文為執政失敗負責,要逼宮改變民進黨在選民心中的形象嗎?有可能,這當然是政治計算的一部份,賴清德球發出來了,蔡只有兩個選擇,放棄連任,或是正面應戰。

 

但蔡英文的情況,不同於詹森。雖然民進黨最近選舉氣勢不好,但基本盤沒有民主黨的越戰因素崩盤,只是冷感而已,這冷感,會因統獨對決、共產黨因素而消失,總統大選的重要性,會把支持者帶回來,所以2020年的民進黨,狀況遠勝於1968年的民主黨。

 

蔡英文的情況,不同於詹森。(攝影:李智為)

 

而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賴清德不是甘逎迪,他沒有甘家萬民擁戴的氣勢。而且1968年的民主黨,狀況差到,可能甘逎迪也救不回來。

 

賴清德的兩難

 

這就回到執政黨內挑戰現任總統的另外一個大問題,如果麥卡錫、鮑比認為詹森的民主黨執政不好,賴清德認為蔡英文的民進黨執政不好,選民也會有一樣的問題,選民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那為什麼我還要投執政黨?」「換人做做看,不是連黨一起換掉比較好?」所以賴清德打蔡英文越兇,後座力對自己的殺傷力就越大。打得不夠兇,那又怎麼能說服選民,有換人選的必要性?這會是賴清德的兩難。

 

近代史還有兩個執政黨內挑戰現任總統的例子,一是雷根在1976年,差點讓福特翻船的共和黨初選。另一是卡特在1980年碰到甘家小弟,泰德.甘逎迪(Ted Kennedy)的民主黨初選。這兩個案例,最後就是我們所謂的「旗桿效應」發作。這種讓部隊圍繞在旌旗旁的團結效應,也不難懂。競選情勢這麼困難了,大家不是應該團結在既有的領導人身旁,一起面對大敵嗎?所以最後福特和卡特,雖然都面臨極有魅力的挑戰者,他們還是取得黨內的勝利。很諷刺地,他們之所以能擊退黨內挑戰者,正因為他們的執政成效不差。所以最後在大選,也都敗給了敵對政黨。

 

美國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如果蔡英文的執政成績不錯,民進黨不該換人。如果蔡英文的執政成績不好,民進黨也不會換人。所以雖然蔡英文的執政成績好不好,見仁見智,但賴清德在2020年,都沒有機會代表民進黨。

 

除非蔡想不開放棄連任,或是蔡賴配。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