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中國的代價與共產黨的備胎

余杰 2019年06月13日 00:01:00
中共官媒宣稱,中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打贏跟美國的貿易戰。(湯森路透)

中共官媒宣稱,中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打贏跟美國的貿易戰。(湯森路透)

中共官媒宣稱,中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打贏跟美國的貿易戰。「不惜一切代價」是中共慣用的宣傳術語,在毛澤東時代對於凝聚民心非常管用,但在很多民眾「因資訊而覺醒」的今天,卻被人們看作是外強中乾的笑話。有人在社交媒體上一語道破天機:我一開始以為自己是「中方」,仔細一想才發現自己是「代價」。是的,「高端人口」早已將家人和財產都轉移到中國要與之殊死搏鬥的美國和西方,留下來承受犧牲的就只有「貧賤不能移(移民)」的「低端人口」了。

    

成為「代價」的,當然還有並非無辜者的華為公司。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行政命令,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禁止美國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並由外國對手設計、開發或製造的電訊設備。另一方面,也禁止美國公司出售高科技產品給此類外國企業。由此,美國政府對華為實施了精準的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中國財新網發文署名文章,認為這會對華為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華為是二零一八年全球第三大晶片買方,支出約211.3億美元,較二零一七年增加45%,僅次於南韓三星電子與美國蘋果。華為美國首席網路安全官Andy Purdy接受美國電視頻道C·SPAN訪問時,亦提到華為產品有大約30%至32%的部件來自美國,價值約110億美元。

    

財新網的文章又提及,華為的供應商包括多間美國公司,例如英特爾(Intel)、賽靈思(Xilinx)、英偉達(NVIDIA)以及甲骨文(Oracle)等,「研發也將受制於美國授權的設計軟體等」,「一旦某個節點被卡,意味著整款產品被卡,即便有替代方案,產品也需重新設計、生產、測試,經歷漫長的週期。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和電信市場,僅僅是發佈時間的延後,也將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由此可見,華為命懸一線,前途未蔔。

    

然而,被中共大外宣嚴重滲透並控制的英國BBC中文網,卻發表多篇評論文章大力撐華為。其中,有文章題目為《華為之戰:中國科技企業的滑鐵盧還是世界秩序的新起點?》,看似中立,作者立場顯然是站在華為一邊。文章引用任正非的話説,華為絕不會遭遇中興通訊那樣的情況,「我們多年來在研發上大量投入……中興遭遇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華為身上」。

 

華為的死刑判決已經作出,只是美方給的是緩刑而已。(湯森路透)

 

花英國納稅人的錢的BBC,本該呈現英國政府的官方立場,卻遮遮掩掩地成為中國政府的傳聲筒,並與英國的國家利益南轅北轍。此前,英國政府宣佈在5G的非核心部分選用華為產品,但美方不斷施壓,乃至公開斥責説,盟友若使用華為產品,則不再與之分享情報。日薄西山、僅剩下軀殼的大英帝國,不得不向前美洲殖民地低頭,低三下四地回應説,「不會因為華為而失去美國盟友的地位。」

    

華為的死刑判決已經作出,只是美方給的是緩刑而已。美國參議員盧比奧在推特上宣告:「華為並非一家普通的電訊公司,而是中國政府延伸其權力的工具。華為不僅破壞美國公司的自由競爭,而且長期以來就是小偷和盜賊。今天對華為來說是糟糕的一天!」美國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也在推特上發文説:「華為 5G,安息吧,謝謝參與遊戲。」

    

有趣的是,五月十七日淩晨,華為旗下的分公司「海思」的總裁何庭波發表了一封致員工的信,該信寫得鏗鏘有力、盪氣迴腸,比之孟晚舟在軟禁中給華為「十八萬八千名親人」的那封信還要抒情。何氏聲稱,當華為成為美國的國家之敵時,「今天,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何氏回顧説,「多年前,還是雲淡風輕的季節,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原本「擔心許多晶片永遠不會被啟用,成為一直壓在保密櫃裡的備胎」,「今天,命運的年輪轉到這個極限而黑暗的時刻,超級大國毫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做出了最瘋狂的決定……今天,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兒女成為時代英雄的日子……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這封信的寫法太過文學化,宛如小學生作文般煽情,可以當作文革中的大字報宣讀。華為果然如任正非所説,其企業文化就是黨文化、狼文化、毛澤東文化。

   

「備胎」之説,好不悲壯。何氏與海思公司的全體員工真該感謝川普和美國政府,否則他們永遠是百無一用的備胎,永遠不可能由「二奶」熬成「正房」。但是,國產的晶片在一夜之間「麻雀變鳳凰」的故事,在邏輯上是無法自圓其說的:第一個追問是,既然海思生產的國產晶片早就可以裝備在華為的設備上,為什麼華為不早日「換心」,早日自給自足,偏要不棄不離、死皮賴活地購買「價格高且質量差」的美國產品呢?第二個追問是,既然華為擁有可以滿足其需求的自己的產品,為什麼半年前它還要斥巨資購買美國的晶片等產品,囤積起來、以備不測呢?這不是勞民傷財、多此一舉嗎?

   

「備胎」或許真的是一個準確的隱喻,華為是備胎,中國何嘗不是備胎?如盧比奧所説,華為比中興壞一百倍,美國不會對其手軟。中興一打就死,華為又能躲閃騰挪、苟延殘喘到幾時呢?

 

※作者為中國流亡海外異議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