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我的索羅門同學流著眼淚悄悄離開教室

李其恩 2019年09月20日 00:00:00
作者曾參加台灣外交部舉辦的索羅門群島「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作者提供)

作者曾參加台灣外交部舉辦的索羅門群島「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作者提供)

我們班上有一位來自索羅門群島的女生Julie,她在我們2019青年大使到索羅門表演的時候有來看我們,之後結束還特地的找到我打招呼,那時候就超感動,因為她平常十分安靜,老實說在學校與她的互動真的不多,所以她說因為看到我在團內而來,讓我當時直接跟她打保證回台灣會多找她聊天。

 

昨天是在課堂間接到索國斷交的消息,但不是自己查到,而是 Julie 眼眶泛著淚,拿著手機問我有沒有辦法連結到網路,我看了當然趕緊拿衛生紙給她問發生了什麼事,聽她說才知道索國國會通過了要跟中國建交一事,震驚之餘 Julie 也悄悄離開了教室,今天課堂也沒見到她的蹤跡。
 

位在西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

 

索羅門群島與臺灣邦交長達36年,雖然索國至今仍被聯合國列為「最未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y」,但身為南太平洋島國中土地面積第三大國,人口高達60萬人,更是臺灣南太平洋中最大的邦交國,此次的斷交的確是臺灣外交上的一項重挫。
 

索羅門群島在1978年獨立之後,一直都是以君主立憲、責任內閣的政治體系在運作,索國的制度是只有單一國會,自1997年後國會的席次上限就訂為50席,國會議員所把持的權力相當集中,執政黨總是同時掌握了執政與立法之權。
 

索國的議員基本上是以人民直選而產生,但是索國畢竟是個群島組成的國家,人口廣散在三百多座島嶼上,雖然絕大部分的人口皆集中在索國最大的六個島嶼,國會席次的分配還是得因區域性及文化性的原則,偏遠且人口稀少的選區,這就引發不少政治上的爭議,這樣的情況類似歐盟的議會,人口較多的區域人民所投的票效力反而比較小;

 

這些遠島選出的國會議員,往往被批評擁有較低的政治責任,畢竟選區離政治中心遙遠,且索國資訊傳遞不發達,最方便的廣播系統是透過電臺,但索國國民所得低且物價接近臺灣的四倍之高,很多索國人民都無法接收到自己國內即時的資訊,因此有些議員就能在首都不受自己選民關注監察下謀求己利。
 

本來在議會制的國家中,政黨輪替的現象本來就會比像臺灣一樣總統制的國家要來的常見,但如此的現象在索國更是頻繁,不信任票下來的總理相當多,從索國獨立以來,只有一位總理成功把自己的任期做滿,其他全都曾被各種因素拉下臺。

 

作者2019年至索羅門群島。(作者提供)

 

搖擺難以捉模的索羅門政治

 

索國如此的政府架構與區域現況,促成了動盪的政治社會,加上社會問題繁多,例如失業率高、物價高昂、社會階層明顯、平均生活品質低落,等等現象導致人民常使用暴動遊行的方式來表達對政府的不滿,長期以來已成了索國人民訴求的管道,過去政府更曾一度向外申請鎮暴援助;暴動的過程中不免出現搶奪商店和破壞街道的行徑,一方面顯示出當地人民生活匱乏之需求,另一方面也顯出政府執政方向經常與民意脫節。

 

這次領軍索國國家議會與臺灣斷交的索國總理蘇嘉瓦瑞(Sogavare),在過去已經擔任索國總理職務三次,今年四月再次贏得國會選舉,索國首都荷尼阿拉市(Honiara)中又再次有暴動引發,質疑蘇嘉瓦瑞推選的程序有違法律。

 

2017年11月時,蘇嘉瓦瑞因國會通過不信任投票下臺,在那之前同年的八月,其實就受到澳洲媒體報導,蘇嘉瓦瑞涉嫌接受了中國華為的政治獻金,因而支持中國公司來承辦索羅門群島海底電纜的建設,當然華為和蘇嘉瓦瑞皆否認此報導。
 

過去索羅門群島上最著名暴動行動,是2006年的「黑色星期二暴動/Black Tuesday Riot」,當時首都荷尼阿拉的中國城被嚴重的破壞燒毀,引發此事件的政治因素,就是因為當選的總理的候選人斯奈德‧里尼(Snyder Rini)被指控是受中資賄絡支持而當選,這也是為什麼多個中國人經營的商店及旅館被作為民眾針對的目標。

 

蘇嘉瓦瑞親中反澳的形象早從2007年就相當的明顯,那年蘇嘉瓦瑞也是因為與澳洲交惡的事件被國會提議不信任案,但沒有通過投票下臺,這次斷交的政治角力早在六月中就已經起跑,蘇嘉瓦瑞也是在親中派的國會議員壓力下加緊推行,臺灣這次背後雖有澳洲與美國勢力的支持,卻仍無法挽回早在一百天前就已經下定決心的內閣。
 

9月16日當天國會以27票同意、0票反對、6票棄權,通過決定要與中國建交,臺灣外交部因而宣布撤回所有外交人員和資源,且遣返索國駐臺代表,也取消在臺的125位學生中64人所領取的獎學金補助,筆者便是親眼目睹在臺的索國學生接到斷交消息後,難過的掉下眼淚。

 

作者攝於索羅門群島。(作者提供)

 

台灣在索羅門的援助計畫

 

索國物資缺乏的情況下,許多基本建設還有所需用品都需要倚靠外國的援助,臺灣、中國與澳洲皆是強力在索國投資的國家,中國更是索國出口木材最大的收購國家,但多年的中資建設,索國人的感受卻是無法增加當地人工作機會,反而是有民怨控訴中商在地多番剝削的情況。

 

臺灣與索國長達36年的邦誼,已經在當地深根多項協助計畫,與當地學子交流、人才培育等計畫之外,各技術團所建立的基礎工作,好比農技團多年培育養殖的食用豬、還有這幾年才剛起跑的養蜂農訓練、種植蔬果改變當地飲食健康習慣,或是醫療團衛生教育的推廣,如今全都因斷交而被應聲斬斷。
 

也許臺灣投下的金錢比不上中國保證的巨額資助,但是長久以來臺灣在地的工作,是從根本上改善當地的生活,多方觀察也指出大部分索國人民都是支持與臺灣維持邦交,可見到臺灣在地深根合作所創建的友誼,最基層的民眾都能親身感受到,反觀中國企業在索國的所作所為則是名聲不佳。

 

往後與中國建交,中國所做的投資會以誰的利益為優先?索國人民的生活品質是否會因中國援助確實提升?這些問題我們現在也只能靜待觀察,唯恐中國伐木商取得更多的砍伐權後,索國廣大壯麗的熱帶雨林將會面臨更快速縮減的危機。
 

宋副團長,駐索羅門六年,在斷交後,在臉書上跟我們說:「外交人員沒有悲觀的權利,整理好心情,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但是我還年輕,就容我血氣難過這一次吧。

 

臺灣投下的金錢比不上中國保證的巨額資助,但是長久以來臺灣在地的工作,卻是從根本上改善當地的生活。(作者提供)

 

※作者為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系大三學生/2019台灣外交部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團青年大使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