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川普的外交思惟-對台灣的挑戰

黎蝸藤 2016年11月10日 10:22:00
一對台裔美籍夫婦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投下選票。(美聯社)

一對台裔美籍夫婦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投下選票。(美聯社)

川普「爆冷」贏了希拉蕊,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從未曾擔任過公職的總統。反傳統的川普沒有外交經驗,但同時,國際也未有與他打交道的經驗。要應對川普,就首先要知道川普的國際關係思維。

 

川普以地產大亨、真人秀主持和花邊新聞多多的「大嘴」花花公子而聞名,難免讓人忽略他早有參政的志向。早在1988年,他就曾經嘗試成爲老布希的副總統候選人;2000年,他希望透過改革黨參選(Reform Party,另一個大亨佩羅在1996年曾作為此黨提名人參選);2011年,他又透露考慮參加共和黨初選,當時還一度成爲熱門人物。可見,他此次參選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長期醖釀的結果。其實,早在1990年,川普接受《花花公子》雜誌的訪問,就已經詳細闡述過「川普的外交哲學」:

 

貿易

 

當時正值日本大肆收購美國物業的時候,日本成為川普的「指責對象」,但是他指責的不光是日本,而包括當時在臺上的老布希。他認爲美國總統是「第二流」的,不會和其他國家談判,讓日本占盡便宜。

 

軍事

 

當時美國正值鼎盛,但川普已經抱怨美國正為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阿拉伯國家和日本)防衛,卻得不到任何回報。他說美國需要有最強大的軍隊,但不必相信任何盟友,只能相信自己的軍隊。

 

強人

 

當時蘇聯正要垮臺,中國剛渡過六四危機。他形容中國領導人強硬,戈巴契夫「令人失望」(unimpressed)。他解釋說認爲,一個政府如果不「強硬」,就無法有足夠的領導力,老布希政府就太軟弱。

 

以牙還牙

 

他認爲當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應該爲此付出代價。如果沒有以牙還牙的原則,整個社會就會禮崩樂壞。

 

可見,川普的外交思維早在26年前就已經成型,其核心部分與他在競選中的主張驚人地相似。26年後,他除了念念不忘日本之外,還加上中國、墨西哥和越南,而指責對象變成了現任總統歐巴馬。在軍事同盟上,除了指責日本和阿拉伯國家,還加上了北約盟國。在強人崇拜上,對象變成普丁,軟弱的人變成歐巴馬。

 

一般媒體把川普的外交政策說成是孤立主義,是非常錯誤的。在這次選舉中,主張孤立主義的人只有一個,就是桑德斯。他提出要退出北約,不參與戰爭,目的是為了削減軍費,把錢用在美國的全民福利上,真正不管外國的事。

 

相反,川普非常強調強軍。他曾多次抱怨美國軍隊被歐巴馬「掏空」(depleted),海軍是二戰之後最弱的。川普在4月底關於外交政策的演講中,多次「指責」美國國防的不堪,誓言要大力加強國防。他也非常強調國際參與,強調在世界範圍內維護美國利益。只不過他認為美國「免費」提供安全服務是很吃虧,強調別國需「給錢」,美國才「幹活」。

 

川普唯武是視 唯利是圖

 

因此,簡單地說,川普的政策是一种「僱傭軍」思想:放棄共同理想、共同價值觀,唯武是視,唯利是圖。他以完全實用主義的「商人」眼光看世界,以強人自居,也不惜以武力為後盾,通過「談判」掃清不符合美國利益的障礙。這種思想早在80年代末就已根植於他腦海中。

 

這種放棄共同價值觀的外交思維,背離了自二戰後美國外交的傳統,自然會引起世界範圍的外交重組。更糟糕的是,川普其實對外交與國家安全事務了解甚少(比如,他曾問顧問:為什麼不能對恐怖分子用核武器?)同時,他看上去又剛愎自用(比如他屢次斷言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應該如何擊敗ISIS)。而他身邊的國際關係顧問,絕大部分都不是高級別專家,這不但令人對他能否制定合適的政策產生懷疑,而且也讓各國外交國安人員不得不與一幫以前並不熟悉的人重新建立溝通和互信。

 

過去8年,歐巴馬留下了一堆外交爛攤子,在忙於競選的幾個月,國務院更近乎「休眠」。川普所要面對的外交問題主要有三個:第一,與俄羅斯的關係;第二,中東政策,第三,東亞問題。共和黨在7月黨大會上頒布的行動綱領,預示了川普未來四年的外交路線。

 

川普對俄羅斯的親近情結

 

在俄羅斯和北約問題上,川普的「親普丁」主張占據上風。川普對俄羅斯有一種令人詫異和不解的親近情結。他大讚普丁;把在俄羅斯舉辦選美,說成是自己的外交經驗;他的前任競選主席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在俄羅斯駭客入侵民主黨電郵服務器時,他主動為俄羅斯辯護,說駭客也可能是中國人(完全沒有意識到中美間有網絡安全協議)。

 

目前,美國與俄羅斯之間沒有(川普最關心的)貿易不公平的問題。他不會有意願幫烏克蘭拿回克里米亞領土,反而會為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攻打ISIS感到高興。在7月份共和黨大會通過的行動綱領中,幾乎全盤接受川普的親俄觀點,甚至強調需要和普京合作中東反恐。因此,川普可能會很快和俄羅斯和解。

 

與俄羅斯和解的另一個目的在於幫助美國從北約脫身。行動綱領中明言,美國並非必須保衛受俄羅斯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川普不理解「盟國體系」對美國的重要性,對「同盟」關係首先以花了多少錢來衡量。如果盟國不肯支付給美國更多的錢,美國不惜退出北約。

 

川普對中東不會畏首畏腳

 

在中東問題上,川普對沙特和科威特等國家有長期的不滿,但同時對它們的敵人伊朗,也沒有什麼好感。他在初選時多次說要做以巴談判的中間人,幫助他們和解。後來才改口稱一定站在以色列一邊。可見,他在中東事務中並沒有太多的個人偏好。在中東行事肯定以美國利益為上,不同的是,這裡說的美國利益,可能就真是以金錢衡量的利益了。可以預見,在中東問題上,川普不會袖手旁觀,但很大可能是發揮美國的「僱佣軍」角色,價高者得,狠狠壓榨中東財主一筆。而且,川普是「強人」,他如果在中東用兵,也一定不會像歐巴馬那樣畏手畏腳。

 

我們最關心的當然還是東亞問題。從歐巴馬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之後,沒人懷疑,中美在西太平洋的角力是下一個10年的國際關係主軸。可是在這個問題上,可能不確定性是最大的。這源於川普對中國的政策有本質上自我矛盾的地方。

 

川普的東亞戰略

 

首先,川普明確反對TPP,這是助他上台最大的武器,在背後支持他的是長期反自由貿易的信念。所以,TPP命運堪憂。本來,TPP唯一可以通過的情形,就是歐巴馬在餘下幾個星期力爭在國會闖關。但既然川普反對TPP,此舉也就幾乎不可能了。TPP是美國動用了極大的外交資源才談判成功。它不僅是一個貿易協議,還是一套國際遊戲的規則,是歐巴馬為「不讓規則由中國制定」而精心打造的。在某種意義上,它是與中國「一帶一路」對抗的「國家級戰略」。各個參與國,特別是最大的夥伴日本,為了TPP談判成功付出很大的政治壓力。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的,TPP通過與否測試著美國的信用。TPP一旦失敗,TPP沒有了,美國的信用也沒有了。在中國的拉攏下,東亞國家是否要重新站隊,成爲一個立即要面對的問題。

 

其次,川普反全球暖化,早就聲稱上台後會廢除在2015年底和中國等其他國家一起簽訂的《巴黎協議》,並主張大力發展美國國內的化石能源。這個協定是歐巴馬一直掛在嘴上的能和中國「合作」的樣板,也是挽回布希退出《京都協議書》之舉備受指責的負面影響。現在川普再次廢約,意味著再次損失國際信用,被中國取得在這個問題上的道德高地。

 

第三,川普對維護東亞的盟國體系沒有太大的好感,核心原因還是和對北約一樣,嫌盟國占美國便宜。美國的東亞同盟體系和北約一樣源遠流長,對美國外交至關重要。一旦廢約,整個東亞在二戰後建立的國際體系將會瓦解,中國甚至和日本將會取而代之。

 

但另一方面,與在歐洲的情況不同,川普對中國沒有像俄羅斯那樣的好感。相反,川普對中國非常不客氣。川普每次演講都說要鞭笞中國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要增加中國的進口關稅,又宣稱要把中國定為貨幣操控國。他反自由貿易,這與貿易第一大國的中國,已經存在核心利益上的矛盾。除了在經濟問題上,川普還多次抱怨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對美國「不尊重」,聲稱美國要增加在中國周邊的兵力。

 

共和黨對台行動綱領不能完全代表川普

 

在共和黨行動綱領中涉華的用語也極為嚴厲。在安全問題上:1)重申台灣六項保證,讚揚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建設性」立場;2)支持對台售武,並強調支持柴油潛艇的技術輸出;3)譴責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對美國盟友的「欺淩」;4)「不合理、不成比例」地擴充海軍。在經貿問題上,1)指責中國貨幣操控;2)不公平貿易;3)盜竊商業機密。甚至在中國內政問題上,也指責中國「文革復活」、二胎政策(意思是儘管即便放寬了還是強制性計劃生育),收買海外輿論等等。此外,全力支持越南,包括對越南售武等。

 

共和黨行動綱領上的措辭,當然不能完全代表川普。比如川普對中國二胎政策大概沒有什麼興趣管。但是在國安和商貿方面的很多話語,都是在川普各類說話中出現過的。而且,他能允許這些話語在行動綱領中出現,而共和黨鷹派對俄羅斯強硬的主張卻蹤影全無,這就說明了自己也至少部分地認可。

 

可見,川普的外交思維中,與中國對抗似是難以避免的事。可是要和中國對抗,又有什麼比同盟關係更重要呢?如果廢棄TPP和盟約,又如何維繫美國在東亞的地位呢?所以,川普在東亞的戰略思維是矛盾的。這是東亞問題不確定性的最大來源。尤爲嚴重的問題是,他的外交顧問中缺乏東亞事務的專家,難以預料他會如何解決這個矛盾。

 

因此,未來四年,東亞很可能進一步陷入動蕩與重組之中。對中國來説,川普未知禍福。習近平和他都是「政治強人」。兩人之間的碰撞肯定是很有趣的。對台灣來説,如何在動盪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習近平要在任内(未來10年)解決台灣問題,已經是越來越明顯。可以想象,希拉蕊上台的話,美國對台灣的政策還是會延續「維持現狀」。而川普卻為這種「沉悶」的狀態,帶來新的想象。這對台灣來説,是一個新的挑戰。

 

※作者為旅美學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關鍵字: 川普 台灣 中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