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陳同佳案已經沒有最佳的解方

陳雅馨 2019年10月23日 07:00:00
兩岸在毫無互信的基礎之下,一方的任何作為都可能被另一方以惡意的方式進行操作解讀。(湯森路透)

兩岸在毫無互信的基礎之下,一方的任何作為都可能被另一方以惡意的方式進行操作解讀。(湯森路透)

中共對陳同佳案此波的輿論操作非常凌厲,政府不同部門最初的回應口徑未能統一,以及過早關閉僅是象徵性存在的互動大門,則令馬前總統有了趁機進行政治獲利的空間。一在明一在暗,國共兩黨這波的兩岸夾擊確實令政府在辯護因應上進退兩難。
 

撇開藍綠對立思維,馬英九對兩岸關係及國內政治的操作確實是箇中高手。綠營的人厭惡九二共識,認為是以削弱國家主權為代價為個別政黨及兩岸權貴獲取政治紅利,為害台灣政治20年。但不可諱言,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令國共兩黨重新找到互動語言,並重新定義兩岸關係及何謂兩岸和平。這是民進黨上台以來從過去的維持現狀到目前的中華民國台灣說全然尚未作到的。
 

當然,可以去爭論,這是一個民進黨可以達成的目標嗎?達成目標需付什麼樣的代價?但總言之,人民對兩岸和平的需求仍然存在,且尚未被滿足。如何在無論有沒有中共同意默許的情形下,從台灣整體的利益考量,尤其是在顧及主權及國家安全的情況下,完成對兩岸和平重新定義與一個經濟軍事壯大的台灣,是民進黨尚未完成的任務。也許蔡總統第二任時,在美國的幫助下,會有更大的空間。這是題外話。
 

回到陳同佳案。筆者並不認為政府目前對陳同佳岸的作法是理想上的最佳解,在兩岸關係有基本互信的前提下,面對問題、處理問題是筆者較為贊成的作法。但因為前提並不存在,因此我不認為其間有明確的對錯可言。只能說,仍抱著兩岸三地之間可以用正常方式來處理問題這種思考的人,忽略了在毫無互信的基礎之下,一方的任何作為都可能被另一方以惡意的方式進行操作,或解讀。
 

但我仍認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態度才是一種誠懇的、作政治的態度,我們永遠可以在自己的舒適區裡練習完美的守備,但是那樣永遠不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好事。當然,每個人對風險及可行性的權衡都是不同的,筆者的看法也只是一種局外人的看法而已。
 


※作者為博士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