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弋丰專欄:李扁連宋盡皆謝幕 20年政黨輪替滄海桑田

藍弋丰 2020年01月19日 00:00:00
李扁連宋盡皆謝幕,過去的政治明星也是被當成超級偶像般崇拜,如今無足輕重,那麼現在拚死爭執,還與親人爭執、朋友反目的對象,是否真的值得?(資料照片)

李扁連宋盡皆謝幕,過去的政治明星也是被當成超級偶像般崇拜,如今無足輕重,那麼現在拚死爭執,還與親人爭執、朋友反目的對象,是否真的值得?(資料照片)

2020年總統大選以蔡英文總統打破歷史得票紀錄做結,民進黨陣營忙不迭地慶賀並計算領先前次高票紀錄馬英九的得票,反對陣營則酸溜溜地稱這是選民總數增加與選情激化、投票率較2016年上升的結果,媒體稱「第三大黨換人做做看」,因為初試啼聲的民眾黨席次多於時代力量,但是這個「第三大黨」其實不過5席,以新政黨來說是發展的種子,但是在國會實質影響力很有限。

 

與其吵吵嚷嚷談論同樣影響力有限的其他小黨──3席的時代力量與僅有1席的基進側翼──或許更值得觀察的,反而是半席都沒能取得,完全落空的其他小黨們。

 

宋楚瑜在2000年創立的親民黨,在過去舊制225席立院中,最多曾有46席的風光年代,當時親民黨可是貨真價實的第三勢力,可不像現在的「第三大黨」民眾黨僅5席、柯文哲自嘲的「不關鍵少數」。

 

2008年第七屆立委選舉標誌著台灣國會進入「減半」時代,立法院委員由原先的225席砍至113席,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親民黨立即遭到殲滅,此後再也不成勢力。當初國、民兩黨聯手決定單一選區兩票制,至今仍有許多檢討聲浪稱對小黨不利,但受害最大的,恐怕是中型政黨親民黨。

 

2016年趁著國民黨經歷「換柱」風暴,宋楚瑜再度披上戰袍參選總統,拿下150萬票,也為親民黨取得價值連城的2020年總統候選人「門票」,這張門票本來給了親民黨無比的想像空間,一度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張票是否能成為第三勢力整合的關鍵?可以讓郭台銘來使用,換取資金的資源?或是讓柯文哲來使用,親民黨立委可藉由新的「母雞」起死回生?

 

對兩黨候選人失望的中間選民,一度期望「柯郭宋王」聯手,好讓選票上出現第三個可能勝選的選項,媒體也樂得炒做各種不同的組合選項。在民調上,柯郭結盟的可能性一度有「三分天下」的態勢,不幸的是,柯文哲從來沒有真心想選總統,雖然他對兩大黨候選人都相當不滿,但是「若是做到一半就去選,連我自己都無法說服」,柯文哲在選舉後期私下透露這句真心話,在柯這樣的心理下,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2020柯參選的選項。

 

郭台銘進退失據

 

那麼就來到郭台銘的問題,郭台銘曾是決定2012年選舉的重要關鍵,2012年選舉民調封關後郭與王雪紅力挺馬英九的發言,讓蔡英文措手不及。當年國際形勢上歐巴馬政府雖然已經開始「亞太再平衡」,亦即大包圍中國,但是民主黨與歐巴馬個人對中國的態度仍持「感化論」,其實就是尚未準備好要升級衝突,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友中」氣氛當時在台灣佔上風,使得完全執政卻完全空轉,搞得內政問題重重,只能到處拼湊數據,被當時的蔡英文譏為「冷冰冰數據」的馬英九順利連任。

 

郭台銘原本就已經是幫助馬英九登上大位的重要推手,連任之役又有天大功勞,但是,馬政府卻沒有解決他想解決的任何問題,原本企業家其實不需要親自站上檯面選舉,只要能成為政治人物背後的推手,應該就能取得應有的政治權力,郭台銘卻發現明明推上了總統,卻「船過水無痕」,這口氣豈嚥得下去?既然當推手竟會被晾在一旁,那唯一的辦法也就只有親自出馬參選了。

 

當郭台銘透露他的雄心時,很快得到台灣社會的關注,不僅傳統藍營有人支持,連綠營的企業界都有許多傳出要支持郭台銘的聲浪,郭台銘一度成為總統大熱門,不論支持者、反對者,都曾經認為郭台銘一出馬,將會是蔡英文最大的噩夢。

 

誰知郭台銘或許太過自信而準備太晚,急就章進入初選,又誤信早已過時的老人政治參謀,沒能重用對網路時代行銷戰極為重要的年輕人才,導致步步都走錯,在國民黨初選慘遭韓國瑜陣營玩弄,初選後積了一肚子氣。若是郭董衝冠一怒,就這樣決心出來選,其實脫離國民黨包袱,還有更大發揮空間,豈料一向給人霸道形象的郭董,到了最後竟然舉棋不定,要選不選想不清楚,也沒有去取得親民黨的門票,也沒有自己聯署,就這樣讓時間過去。

 

於是價值連城的總統門票,宋楚瑜最後的選擇是自己拿來選,其主要目標是親民黨的存續,希望有「母雞」去帶動親民黨立委與不分區政黨票的選情。然而,打仗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想求勝,那就連求和也不可得。就像美國在越戰綁手綁腳,只想透過有限的戰爭手段讓北越願意談判,這個心態被看透,最終就是一敗塗地。有絕對戰力優勢的美國都會灰頭土臉,何況是資源與人力都遠遜於對手的親民黨。

 

其實,宋楚瑜的勝算並非絕對是零,這取決於一個簡單的加法問題,宋楚瑜參選初期也曾在民調上取得10%的成績,韓國瑜則節節下降落到20%,蔡英文則為40%左右,宋楚瑜要追上的,並非與蔡英文之間30%的差距,若能兵行險著,用激進的手段爭取注意力,讓聲勢呈現快速上揚,配合韓國瑜的節節下降,創造一個想像空間,那就是是否應該「棄韓保宋」,因為宋楚瑜顯然更能爭取中間選民。

 

郭台銘誤信早已過時的老人政治參謀,結過步步都錯,宋楚瑜不求勝的結果則是求和也不可得。(楊約翰攝)

 

宋省長傳奇落幕

 

宋只要追上10%,棄韓保宋的可能性就會為他再添上20%的想像空間,這樣就與蔡英文相當了。當然這個可能性只存在於數學上,也只有部分人會相信或願意一賭,不過這部分人的想像,可能足以留住宋楚瑜有10%的得票,保住下次的總統門票,以及對政黨票有更大拉抬,而能取得國會席次。

 

但是宋楚瑜沒有使出任何出奇致勝的絕招,讓人覺得宋參選只是「犧牲打」,從副總統人選開始就顯現疲軟:若無法找到有震撼力的重量級人物,那不如找個超年輕的新面孔,總之有話題性的都可,最後找到的是聯廣傳播集團前董事長余湘,雖然業界知名,但看在大眾眼裡是滿頭問號。雖然找來廣告人副手,相對於2016年宋楚瑜自抹泥巴的話題創意,此次宋楚瑜在廣告宣傳上毫無任何突出的表現。

 

不分區的選擇上,宋楚瑜也沒能發掘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新人選,反而犯下極大錯誤,他誤以為找個社運、社工界小圈圈的「意見領袖」有選票,這種陳舊觀念與事實不符:若是這樣有票,范雲為何要去投靠民進黨?而誰不好找,偏偏找上了醫界公敵,被許多基層醫護人員視為「仇醫」的滕西華。

 

2015年時民進黨曾經也犯下一樣錯誤,有意把滕西華列入不分區,當時民進黨遭到醫界排山倒海的圍剿,立刻放棄這個餿主意。宋楚瑜不知是沒有關心他黨事務,還是忘了5年前的舊事,這個明明應該「退避三舍」,絕對不要招惹的人士,他卻「三顧茅廬」聲稱親自把滕西華請出來擔任不分區第一名。

 

消息傳出醫界簡直崩潰,這大概是醫界整場選舉最有「亡醫感」的時刻,2015年一場團結奮戰,所有醫師言論領袖全數出動,連番砲轟,才終於把滕西華從民進黨不分區名單中驅除出去,豈料現在竟然在親民黨復活,還名列第一,看樣子一定會上,簡直絕望。

 

但是慣於受到打擊的醫界絕望不到三秒鐘,擦擦眼淚,就開始各自開始發起了小小的聖戰。畢竟醫界總是不時遭人橫加打壓,抗壓性數一數二。當民進黨喊著「下架吳斯懷」(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最後吳斯懷還是上了不分區)的時候,醫界則是要「下架滕西華」。要下架不分區第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是絕對不要小看醫界廣闊人際網路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屢受打壓仍要不斷反擊的不屈不撓精神。

 

2020大選,最大的勝利者,或許不是蔡英文,而是醫界,往後應該再也沒有政黨敢與滕西華走太近。這對親民黨來說當然是沉重的打擊,下架不分區第一,代表親民黨不分區零席,但是宋楚瑜竟然「三顧茅廬」這種人選,也就怪不得人了。

 

宋楚瑜最後的機會在辯論會,當英韓用空話交手,宋楚瑜被稱為是唯一一個有提出政策政見的參選人,但是,宋楚瑜的政策或許不能說了無新意,但絕對是毫無爆點,吸睛力嚴重不足,英韓支持者忙著互相攻擊的時候,壓根沒人注意到宋楚瑜到底講了什麼,如果他能大喊韓國瑜曾經喊了又縮回去的「廢除一例一休」,類似這樣的爆炸性操作,或許情況會有所不同。

 

不求勝的結果就是求和也不可得,宋楚瑜只想保住10%選票讓親民黨能夠存續,抱持自我犧牲的心態,這完全顯露在競選表現上,選民也看出他沒有當選的可能性,缺乏有勝選機會的想像空間,就連本來支持的人也會反而「棄宋保韓」,結果就是得票遭大量壓縮,最終連親民黨的黨團存續都不可得。

 

於是宋省長傳奇就要到此落幕了,不過宋楚瑜並不寂寞,因為還有許多他的老對頭跟著一起落幕。

 

親民黨之前的「第三大黨」新黨,這次得票僅1%,一席未得以外,連補助款資格也沒能取得。

 

政壇人物洗了一輪

 

前總統陳水扁率領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得票與新黨相當也只有1%,阿扁旋風曾經帶動台灣地方首長大幅綠化,以及首次政黨輪替,如今阿扁傳說同樣已成泡影。

 

前總統李登輝一手促成的台聯,政黨票不到3%門檻,一席未得以外,連補助款資格也沒能取得,雖然台聯已經不算是李登輝代表的政黨,但台聯的沒落,也象徵著李登輝影響力的遠去。

 

至於連戰,早在2014年連勝文敗給柯文哲,就已經元氣大傷,2020年選舉,連戰的表現是聯合31個國民黨大老,呼籲郭台銘在初選落敗後要與韓國瑜團結,這31人名單由連戰領銜,第二位就是擺過郭董好幾道的馬英九,會有用才怪,於是連戰的登報呼籲沒人理會,顯得極度邊緣化。

 

吳敦義這次機關算盡,成為國民黨大敗罪魁禍首而辭黨主席;吳伯雄長子吳志揚競選桃園立委,自家傳統地盤上竟然慘遭擊敗。

 

上述這些政治人物,都曾經呼風喚雨,威風一時,如今紛紛下台,未來對政壇影響力可說已經可略。20年政黨輪替,政壇滄海桑田,李扁連宋,盡皆謝幕。過去的政治明星也是被當成超級偶像般崇拜,如今無足輕重,遭選民棄如敝屣,那麼現在拚死支持,甚至因此與親人爭執、朋友反目的對象,是否真的值得?

 

政壇人物洗了一輪,台灣到底改變了多少,改進了多少?各領域都有非常多20年前就在批評的問題,其中絕大多數過了20年後仍然沒有解決,沒有政治人物去解決,沒有政治人物提出辦法解決,甚至舊的問題沒去管,卻忙著添加新的問題。

 

民主終究還是應該以人民的利益為主,而非偶像追星,更不能把人民當成只是情緒勒索的「綁票」對象。選舉熱潮過去後,最重要的始終是:人民有真的做主了嗎?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