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不是大黨夾殺 是小黨路線模糊

龔育婷 2020年02月02日 07:00:00
在台灣主要政黨的路線都趨於中間、溫和時,小黨要如何走出和大黨不一樣的路?(資料照片/王良博攝)

在台灣主要政黨的路線都趨於中間、溫和時,小黨要如何走出和大黨不一樣的路?(資料照片/王良博攝)

2020年總統大選暨立委選舉已結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為《政黨法》修法後的第一次不分區立委選舉,可獲得政黨補助款的門檻降低為3%,此一規範的修訂勢必可有限度的讓更多小黨有機會生存。

 

而選舉時所投下的政黨票分布情況,即意味著不分區立委的席次分配與台灣未來四年的立院走向和趨勢,選舉結果確實也反映出台灣政壇中除藍綠兩大黨外,已有不可忽視的小黨存在,然在這些小黨真的能夠符合選民的期待在立院中為少數群體和立場站穩腳步、堅定發聲嗎?

 

時代力量的大起大落

 

時代力量在太陽花學運後曾經被視為年輕族群的發聲者,於學運時期被眾人仰慕的學運領袖和參與太陽花的社運人士也不出意料紛紛在政壇上嶄露頭角,成為學運後的新生代意見領袖。黃國昌、林昶佐、徐永明、邱顯智、陳為廷、林飛帆、賴品妤、黃郁芬等等的學運紅人至今都仍能在政壇上看見他們的蹤影。

 

2016年大選時,時代力量一舉得下5席區域立委席次,雖此當次選舉可視為台灣政壇的一大里程碑,但隨著曝光度的增加和其在立院對於各式議題的立場、內部分裂、退黨潮等問題,都讓人不禁懷疑時力的存在究竟意味著什麼?不甘只當小綠的時代力量在未來立院只剩三席的局面中,將如何如從其所願跳脫藍綠的枷鎖,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小黨應有的自覺

 

時代力量因對議題的立場而起,也因對議題的立場而陷入低潮、分裂,無論是在2018年縣市長選舉時,對於支持無黨籍柯文哲又或者民進黨籍姚文智的分歧、黨內部部分人士對黃國昌追緝私菸案行為的不諒解,到對於死刑存廢議題的模糊立場,都顯示了自許為第三勢力的時代力量其實還是無法跳脫須符合大多數選民期待、須盡量靠近各式議題光譜中間的枷鎖和現實。

 

同樣的,綠黨似乎也逃離不了這樣的政治現實,雖各國綠黨普遍對於廢死有堅定的立場,也似乎被視為國際上對綠黨的普遍印象,然台灣的綠黨卻在去年底小燈泡案辯論庭後發出聲明,以主張「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取代死刑、台灣社會仍缺乏共識等口號來含糊帶過,在選舉期更需往中間群眾和選民靠攏的現象似乎不言而喻。

 

反觀於2018年選舉期間挾著大量網民支持與聲量崛起的基進黨,在2020年大選競選期間仍不斷穩固並堅定其對於台獨、廢死、能源轉型等於台灣社會中被視為重要議題的立場,而基進相較於其他小黨(如:台灣民眾黨和上述所談及的時代力量、綠黨等)更為不同的是,無論黨本身或者代表基進參選台中第二選區的3Q陳柏惟都一再地強調基進是「衝組」的角色、要比大黨走的更前面。確實在政治實務上,大黨要比小黨更需符合大多數選民的期待,小黨相對於大黨來說,則必須更能體現特定價值或需扮演少數族群利益發聲者的角色,而基進對於這點似乎看的很明白,至少現在是如此。

 

雖說基進在第一次角逐立院席次的選戰中,並無突破5%的門檻,但卻破天荒的拿下了3.15%的好成績,陳柏惟更是打敗顏家地方勢力,獲得進入國會殿堂的門票,這是否也可視為台灣政治發展上小黨競選的新高點?同時是否更為小黨開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新路線?

 

二元化社會與多黨制期待的矛盾

 

台灣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較為二元化的社會,從戒嚴時期的黨外運動就可看出統獨議題對於台灣社會的重要性,更別說自從第一次總統民選至今,每次大選時各政黨、總統候選人等都仍被期望、甚至必須表態立場的重要議題。

 

而台灣最主要的兩大黨—國民黨和民進黨也確實對統獨議題的立場呈現二元對立的局面,雖隨著社會的變遷和國際情勢的變化,兩大黨在統獨議題的光譜上都有趨於中間(維持現狀)的情況,尤其是在本次大選後更可觀察到原先堅定支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國民黨也因其選舉大敗,開始對是否仍繼續堅定支持九二共識產生了內部分歧,甚至出現強烈的改革聲浪。

 

從以上政壇現狀來看,雖統獨議題仍被視為最重要的課題,但極統或極獨的路線已不被大多數人民所接受,這同時也促使了台灣民眾黨的成形和2020大選奪得高票之情勢。

 

然在主要政黨路線都趨於中間、溫和時,小黨要如何走出和大黨不一樣的路?台灣人民對小黨的期待又是如何?小黨本身在統獨等重要議題上是否該採取更積極、不模糊的態度和立場以符合其支持者的期待?乃為台灣社會、各政黨,乃至於選民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人權學程學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