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觀點:七月與安生若成了同性伴侶

楊毅 2016年11月29日 07:09:00
主演《七月與安生》的中國女演員馬思純、周冬雨「破例」獲頒雙影后,成為今年金馬獎典禮最大亮點。(湯森路透)

主演《七月與安生》的中國女演員馬思純、周冬雨「破例」獲頒雙影后,成為今年金馬獎典禮最大亮點。(湯森路透)

日前甫落幕的第53屆金馬獎,主演《七月與安生》的中國女演員馬思純、周冬雨「破例」獲頒雙影后,成為今年典禮最大亮點。電影中講述兩位從小相互扶持、陪伴長大的閨密,人生酸甜苦澀,以及感情路上愛恨交織的故事,不禁也讓人聯想到最近吵嚷不休的同性婚姻法制化爭議。

 

手裡有太多東西放不掉的七月,在飽受家庭成婚壓力、男友家明變心,及好友安生背叛多重打擊下,最終選擇逃離一切束縛,展開漂流找尋自我、四海為家的新人生,「安生成了安穩的七月,而七月則成了流浪著的安生。」

 

故事結局不是美好的。懷胎十月的七月瞞著家人獨自到北京投靠安生;未料,孩子順利生下來後,七月卻因大量失血,年輕的生命就在27歲最美好一刻凝固了。得知消息的安生站在醫護站櫃台前,久久不能自己,當護士拿了一紙死亡通知書要她簽字,安生既悲傷又戲謔地留下淚說,「我才不簽字呢,去死,誰是你親屬啊!」

 

那一幕,實在很讓人揪心。試想,電影中的主角,在現實中若是一對同志伴侶,安生最倚賴、最心疼的七月就這樣走了,她卻沒有辦法像一般異性戀家庭,有資格能以「親屬」身分,替自己最心愛的伴侶簽下死亡證明書,送她最後一程,更遑論要像故事中的安生可以履行諾言扶養七月的孩子。

 

回到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同性婚姻平權法制化議題,表面上看似挺同、反同兩股勢力對於到底要修《民法》,或是另立專法僵持不下。實際上,癥結點根本不在於修法層次技術性問題上,而在於隱藏在後的恐同、歧視同志意識形態作祟,背後甚至有更嚴肅的世代對立、藍綠政治算計等課題。

 

也許有人會說,原住民族和身心障礙者也有特別法,因此,另立《同志伴侶法》並非歧視同志族群。殊不知,兩者是完全不同邏輯及觀念,《原住民族基本法》與《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立法意旨是要「保障」社會弱勢族群的基本權益,而同志族群則是要爭取「平等」對待的基本人權。

 

更何況,就算是修了《民法》、另立專法,整體社會價值觀若沒有任何改變,同志族群的處境,還是有一籮筐問題要解決。

 

前幾天,和一位民進黨年輕幕僚朋友聊天,他感嘆地說:「國民黨推專法是進步,但民進黨推專法則是退步」,一語道破了綠營執政當局的問題。老謀深算、政治利益至上的柯建銘,盤算的當然是選票多寡,但民進黨若連一再宣稱要追求的核心價值都可以如此不顧一切地揚棄,為了似是而非的荒謬言論而躊躇猶豫,又何以作到蔡英文所稱「國家將因改革而偉大」目標?

 

「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我是蔡英文,我支持婚姻平權。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去愛、追求幸福。」選前明確作出承諾,還在臉書張貼女性同志支持者高舉「小英妳凍蒜了,我就可以嫁了」照片的蔡英文總統,不該再神隱,繼續坐視社會對立、撕裂情形愈演愈烈。國家領導人要有承擔的勇氣,政府要設法加強社會對話與溝通,才能讓複雜難解的婚姻平權習題,有找到交集的可能性。

 

立法院側邊青島東路,昨天被鋪成了一條彩虹道路。你、我或身旁親友,都可能是現實中的七月或安生。電影落幕散場了,但同性伴侶所面臨「平等但隔離」難堪處境,卻仍在真實人生中不斷上演!

 

※作者為本報記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