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肺炎漫溢 紐約客只能自求多福

李濠仲 2020年03月11日 07:00:00
極限大城紐約當下的社區傳染已不可逆,整座城市運轉系統,沒有一項是不利於病毒傳播。(攝影:李濠仲)

極限大城紐約當下的社區傳染已不可逆,整座城市運轉系統,沒有一項是不利於病毒傳播。(攝影:李濠仲)

本世紀肺炎風暴山雨欲來,美國因本土病例正以極快的速度發展(10天內日已突破1000例),尤其華爾街股市為此出現驚人跌盪,多數人終於感受到這波疫情威脅。紐約州確診數和西岸的華盛頓州及加州不相上下,且都在首例出現後一個星期內就破百,紐約現在已超過4000多人需要居家隔離。8日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意即將向聯邦政府爭取更多經費挹注。11日州長古莫(Andrew Cuomo)再封鎖方圓1.6公里的疫情嚴重區,並由國民兵負責學校消毒和對居民遞送食物。身為超級城市的紐約,華麗的運作模式曾被形容為「每一天都是現代文明奇蹟」,但一座極限轉動的大城,卻也正為此陷入防疫兩難。

 

其中紐約市人口約860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1萬零700多人(台北市為9700多人),皆居全美之冠。都會區心臟地帶,更是全球經濟、商業、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和娛樂核心,也是聯合國總部所在,每年進出曼哈頓的遊客更達5500萬人次。若以這次病毒散佈情況來看,紐約當然有很大的機會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傳染,不只源於疫情嚴重的中國、日本和韓國,還包括伊朗、義大利等非亞洲國家。

 

紐約當下社區傳染已不可逆,加以27個運行系統有36條地鐵線,日營運量為565萬人次,有29條連結各區和跨州的橋樑和隧道,每日通勤人口超過上千萬人,也就是沒有一個環節是不利於病毒傳播。政府近日呼籲民眾上下班盡可能避開人潮尖峰時段,若遇到擁擠的車廂,最好選擇搭下一班,或者最好在家工作,只是這樣的宣導根本緣木求魚,因為那太違反紐約客的生活現實。因此言下之意,對如何就頻密的都會運輸提出有效防疫措施,其實是束手無策。

 

紐約從來不是座安逸之城,從半世紀前的病毒大流行,到911恐攻和去年大爆發的流感,當地人確實有種自己不是被嚇大的自信,性格上則帶有迷戀英雄氣慨的成分,崇尚機率,對個人成功高度樂觀,這讓紐約客早已習慣了人生的戰鬥每天睜開眼都在進行。個體間為數不少的此類心態,一定程度寬鬆了官方早期防疫不力的空間,也使現下任何斷然影響日常作息的防疫舉措,都有可能被看成是「軟弱和焦慮下的馴服」。

 

當台灣因全民防疫而有現階段成效時,美式作風豈止不愛戴口罩而已,他們對個人生活受到干擾的不耐,恐怕更遠勝於病毒所帶來的緊張兮兮,因為任何對既有生活步調的外力介入,都可能平添自己在這座高壓城市裡的負擔,某種程度亦強化了當地人寧可和染病機率硬碰硬的心理,關於在紐約生存心臟要夠強大的描述,多數面向並非言過其實。進而,在個人公衛習慣和城市現實條件因素交雜之間,舉城似乎已有乾脆和病毒正面交鋒的態勢。

 

此外,因病毒警訊升溫,雖然有不少學校家長連名要求政府宣布停課,以降低校園感染機會,偏偏問題就在紐約公立學校同時兼具扶助貧童的救濟工作,因此面臨的不只技術上停課的時機,後續還牽涉75萬貧童、11.4萬無家可歸學生的生活照顧。學校對於這類學生來說,可能就是他們每天唯一可以享有三餐和換洗衣服及接受醫療服務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停課」會被紐約視為「最後極端防疫手段」的原因。況且並非每個學生都有透過網路居家上課的條件,學習的公平性同樣尚無應對方法。

 

紐約市小學近日積極勸導學生養成勤洗手習慣。(攝影:李濠仲)

 

不僅如此,紐約的家庭照護主要仍由家長負全責,大規模的停課,意味多數賺錢養家的父母必然分身乏術,一旦請假在家照料小孩,影響所及,可能是地鐵無人售票、公車沒有人開,更嚴重的還在公立醫院將可能因此出現嚴重醫護人員短缺問題,城市基本服務輕則效能減緩,重則癱瘓。尤其紐約生存不易,職場環境相當少見友善員工帶薪休假。這也說明了遇上對幼童威脅不小的流感,官方會祭出強制「不許生病」的作為,要求五歲以下入學的孩童務必通通施打疫苗才能去進學校,此舉還一度讓「反疫苗派」的家長跳腳抗議。

 

更顯而易見的是,正值總統大選的美國,確實影響了各方面對病毒的態度。民主黨總統初選競爭白熱化,此刻任一陣營都需要支持者繼續站出來燃燒熱情,群聚活動當然不能停。現任總統川普看來更在乎紐約華爾街的經濟數據表現,而不是肺炎漫溢的危機。美國有太多人相信富貴險中求,對病毒威脅的感受高低,恐怕也有不同族裔的差別。總部在紐約的福斯電視新聞,近日緊接川普對病毒一派輕鬆的發言後,隨即補上一則2月新增工作職缺摘論,病毒風暴有很大成分僅被當成大選中的其一變數而已。台灣應該慶幸總統選舉已經結束,不然防疫這件事只會更棘手。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