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添專欄:壯志未酬的空中騎兵旅與黑鷹直升機  

紀永添 2020年03月18日 00:02:00
陸軍航空隊與特戰部隊所組成的空騎旅,也屢屢出現互相傾軋,無法整合的問題。圖為黑鷹直升機剛運抵國門的照片。(陸軍提供)

陸軍航空隊與特戰部隊所組成的空騎旅,也屢屢出現互相傾軋,無法整合的問題。圖為黑鷹直升機剛運抵國門的照片。(陸軍提供)

參謀總長沈一鳴將軍與多位國軍弟兄,因黑鷹直升機墜毀意外而不幸殉職,讓國人萬分悲痛。調查整起事件的報告日前出爐,對於未來如何改善黑鷹直升機飛行安全的諸多檢討建議,也早已見諸報端。陸軍則表示,雖然目前只剩下30架的黑鷹直升機,但並沒有進一步增購的計畫,原因是隨著兵力調整與雲豹輪型裝甲運兵車陸續服役,地面部隊的快速運輸能力大增,不再需要之前所計算的這麼多運輸直升機。只是這樣的說法,即使在某種程度上有點道理,卻也曝露出國軍長期建軍規劃的草率,與陸軍推動各種改革總是功敗垂成、重蹈覆轍的積弊。今天若要討論為什麼陸軍一開始要買60架黑鷹直升機,未來還要再續購30架,現在只剩下30架,卻說數量已足夠,那就要從當年航空特戰司令部的成立,與陸軍嘗試發展空中騎兵旅的往事說起了。

 

空騎旅一度被視為王牌部隊

 

在國軍第一波的精兵計畫「精實案」中,將過去的陸軍航空隊與特種作戰部隊整併在一起,成立了航空特戰司令部。會將兩個看似性質完全不同的兵種合併在同一個指揮體系下,在於陸軍希望學習美國等先進國家成立空中騎兵旅。這種作戰概念發源於越戰之時,電影「勇士們(We Were Soldiers)」就描述了美軍第七騎兵團搭乘運輸直升機,進行機降突襲作戰的情況。在越戰之後,美國汲取了實戰教訓,發展出更成熟的作戰模式,讓地面部隊擁有強大的空中機動性,其中最為著名的大概就是101空中突擊師。大體來說,這種空中騎兵部隊是由四個主要部份所組成,分別是偵察斥候、火力打擊、空中運輸與特戰部隊。空中斥候負責偵察戰場情勢,標定敵人位置,武裝攻擊直升機以強大的火力壓制敵方,最後運輸直升機載運地面部隊進入殲滅目標。

 

台灣當時的規劃是購入OH-54D奇歐瓦斥候直升機負責偵察任務,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擔任火力打擊,用原本陸航的UH-1H運輸直升機來載運特戰營進行機降作戰,建構陸軍的新一代快速打擊兵力。1998年陸軍先編成601空中騎兵旅,駐紮在北部,稍後再編成602空中騎兵旅,駐紮在中部,在南部則成立了訓練中心,用來訓練空騎旅的新進官兵,並在戰時可以轉換成603旅,支援南部戰區。整體的規劃非常美好,陸軍的特戰營也編入空騎旅中,演練空中機降突擊戰術,並多次在演習中亮相。陸軍的空騎旅在當時被視為是國軍的新一代王牌部隊,用於迅速反應與空中火力支援,統一由參謀本部指揮運用,在戰時擔任反攻主力。並利用直升機不受地型限制的特性,負責跨戰區支援與緊急馳援外島的任務,也是陸軍的重要反裝甲力量。

 

但是空騎旅編成以後,問題開始一一浮現。首先是陸軍的UH-1H運輸直升機已經服役多年,逐漸瀕臨使用壽限,急需汰換,這也是後來建案採購UH-60M黑鷹直升機的原因。當時評估一個空騎旅需要30架運輸直升機,所以先為兩個已編成的空騎旅購買60架黑鷹直升機,未來再續購30架給南部的訓練中心使用,但黑鷹直升機的採購計畫,卻因為預算排擠等各種問題而不斷延宕。另外由陸軍航空隊與特戰部隊所組成的空騎旅,也屢屢出現互相傾軋,無法整合的問題。該由誰來主導空騎旅的發展成為當時爭執的關鍵。陸航認為特戰不懂空中作戰,難以指揮武裝攻擊直升機,特戰則認為陸航不懂地面作戰,空騎旅由陸航把持,不止無法發揮特戰部隊的戰力,也影響特戰部隊官兵的升遷。雙方的本位主義讓空騎旅無法發展加乘的戰力,也種下敗因。

 

空騎旅因陸航與特戰無法整合的問題,在編成沒幾年後於2002年解編,特戰營回歸到特戰系統。(資料照片)

 

陸航與特戰無法整合

 

空騎旅因陸航與特戰無法整合的問題,在編成沒幾年後於2002年解編,特戰營回歸到特戰系統,失去地面部隊的空騎旅由於只剩下直升機單位,因此改稱為航空旅,這也是今日陸軍航空601旅與602旅的由來。雖然陸軍表示,這樣做是讓雙方部隊更能發揮自己的專業,兩支部隊仍歸航空特戰司令部統一指揮,再加上彼此的駐地就在附近,戰時有需要時,運輸直升機仍可配合特戰部隊作戰。但也等於是承認空騎旅的實驗失敗,陸軍發展立體化作戰能力的嘗試功敗垂成,一切回到原點。接下來幾年的精兵計畫中,航空特戰司令部降編為指揮部,特戰部隊也縮編,但陸軍引頸期盼多年的運輸直升機採購案則傳出好消息,在2008年終於敲定採購60架黑鷹直升機,以替換老邁的UH-1H直升機。只是新的運輸直升機來了,空騎旅卻已經不復存在。

 

UH-1H直升機除役典禮,由兩輛消防車噴灑水幕形成拱門,UH-1H直升機則滯空緩緩滑行通過水門洗禮。(王傳豪/攝)

 

而陸軍的厄運還未結束,2009年台灣發生莫拉克風災,政府救援不力受到社會輿論指責,也曝露出內政部空勤總隊缺乏專業救難直升機的問題。政府為了平息民怨,倉促宣布未來採購的黑鷹直升機返抵國門後,將移交15架給空勤總隊擔任救難直升機,在戰時再歸建陸軍。移交給空勤總隊的黑鷹直升機,因為機身塗裝改成空勤總隊直升機常使用的鮮豔紅色,所以也被外界稱為「紅鷹」。隨後空軍救護隊使用的S-70救難直升機也已老舊需要汰換,國軍決定再將15架陸軍的黑鷹直升機移交給空軍。軍方認為S-70是黑鷹直升機的民用版,直接換裝黑鷹直升機是最快的方式,戰時再將這15架黑鷹直升機歸建給陸軍即可。不過考量到黑鷹直升機的原廠塗裝有抗紅外線的匿蹤功能,因此沒有改成空軍救護隊所使用的藍色,但仍被稱為「藍鷹」。

 

58架黑鷹直升機分屬於三個單位

 

最後陸軍只剩下30架黑鷹直升機。空勤總隊的「紅鷹」在2018年不幸發生墜海事故,損失了1架。空軍救護隊的「藍鷹」,則是在2020年年初,執行高階將領視察偏遠雷達站的運輸任務時,意外撞山,再損失1架。目前國內共有58架的黑鷹直升機,分屬於三個不同單位。我們很難據此斷言黑鷹直升機的意外,與後勤保修分屬於不同單位,是否有直接的關係,這有待專業的調查。但說戰時要讓這些「紅鷹」與「藍鷹」歸建陸軍使用,那只是掩飾政府與軍方便宜行事,從陸軍挪用運輸直升機的推托之詞。空軍之所以會設立救護隊,是要在戰時搜救被擊落而跳傘逃生的飛行員,戰機飛行員培訓不易,是極寶貴的資產。戰時空軍救護隊的工作只會更繁重,要如何將「藍鷹」歸建?戰時政府也需要空勤隊總執行各種空中任務,到時無機可用怎麼辦?

 

臺灣黑鷹直升機移撥空勤總隊變成「紅鷹」,又要移撥空軍取代「藍鷹」,使得國內共有58架的黑鷹直升機,分屬於三個不同單位。。(本報資料照片)

 

對於陸軍而言,的確已不需要這麼多運輸直升機了,因為建立空騎旅的夢想早就已經破滅,戰時讓三個空騎旅都能快速投射特戰兵力的規劃早已不復存在。現在還有30架的黑鷹直升機,可以維持一定的空運能量,進行演習訓練,就已足夠日常使用。但問題在於黑鷹直升機服役之前,台灣擁有上百架的UH-1H運輸直升機,雖然說每一架黑鷹直升機的運輸能力遠較UH-1H大,可是30架黑鷹運輸機的整體運輸能量,還是比不上百架的UH-1H。在汰換UH-1H並換裝新型直升機以後,陸軍的空中兵力投射能力,不止沒有上升,其實還是下降的。這對建構立體化、機動化打擊部隊的長遠目標來說,非常的不利。雲豹輪型裝甲運兵車的服役,雖然讓陸軍一般部隊的運輸速度大增,但這畢竟是地面載具,無法克服地形阻礙,更難以快速渡海支援外島。

 

當然,一定有人會認為台灣是採取守勢防禦,而且國土面積很小,過去發展空中騎兵旅這種適合快速奔襲的攻擊部隊是錯誤方向,陸軍應該要將資源投入像主力戰車這種能防禦陣地,遲滯敵方攻勢的武器,才是正確的做法。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也間接促成了陸軍採購M1A2T主力戰車。但持平來說,無論是哪一個國家、哪一種戰場環境,都需要能快速反應的機動打擊力量,更不用說台灣擁有這麼多的外島,國軍無論如何都需要保有跨海馳援的能力。海軍陸戰隊擁有重武器與大規模登陸能力,但反應速度較慢,以直升機部隊進行支援,才能在危機發生初期立刻處理。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才在報告中強調澎湖在台海防禦中的重要性,國軍也曾進行過直升機部隊跨海支援的演練,說明保有一定嚇阻能力的空中機動部隊是絕對必要的。

 

保有一定嚇阻能力的空中機動部隊是絕對必要的。(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跨軍種聯合作戰觀念落伍守舊

 

從空騎旅的實驗失敗,到最後黑鷹直升機分屬三個單位,陸軍的空中兵力投射能力不增反減,讓我們看到了國軍建軍方向的紊亂,基層官兵的保守心態,處理問題的短視近利,政府力量干預專業的惡劣示範,終於讓立意良好的計畫變成四不象的拼裝車。即便軍方進一步花費大筆預算,購入更先進的AH-64E長弓阿帕契武裝攻擊直升機,但航空旅也只剩空中密接支援與反裝甲作戰的能力,難以真正發揮陸空聯合作戰,立體化打擊與快速推進的戰術,畢竟黑鷹直升機的數量腰斬以後,不足以運輸充足的特戰兵力鞏固地面戰果。軍方還選擇以粉飾太平的方式來回應運輸直升機不足的問題,更不願說明戰時歸建的說法有多麼荒謬,讓國軍的戰力一點一滴於無形中流失,完全自失專業立場。這種在承平時刻得過且過的心態,就是在戰時一敗塗地的元兇。

 

中國解放軍已經後來居上,陸續編成了兩個空中突襲旅,配備了武直-10攻擊直升機與多款中國自製的運輸直升機,大幅增加對台灣的威脅性。未來甚至很可能以快速機降、空中火力壓制的方式,在幾小時內控制台灣的小型外島,不用像過去一樣,要先集結一定規模的兩棲登陸艦艇,而讓國軍更防不勝防。在解放軍快速進步,不斷增強三軍聯合作戰與快速打擊能力的情況下,台灣陸軍新編成的聯兵營想要納入空軍與海軍的聯絡官,卻遭到基層部隊的反彈,最後決定改由陸軍派人到空軍與海軍受訓,讓整體的效果受到質疑。可以說國軍從上到下,對於跨軍種聯合作戰的觀念落伍守舊,要引進任何改革都困難重重,這其中又以陸軍最為嚴重。過去空騎旅的失敗與今日黑鷹直升機的情況,是陸軍最該引以為戒的前車之鑑,聯兵營絕不可再重蹈覆轍。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