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看到陳建仁 想起王建煊

主筆室 2020年05月15日 07:02:00
陳建仁回任中研院為政治人物立下了一個相當高的門檻,這種高標,也讓人想起今年已經82歲的王建煊。(合成圖片)

陳建仁回任中研院為政治人物立下了一個相當高的門檻,這種高標,也讓人想起今年已經82歲的王建煊。(合成圖片)

陳建仁選擇回到中研院擔任特聘研究員,也放棄了自己的卸任副總統禮遇。這禮遇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包括:每個月18萬的禮遇金,每年400萬的事務管理費(逐年遞減),以及保健醫療照護等等。有這樣一筆禮遇金,陳建仁原本可以風光地過著恬適的退休生活,但他說要做「上主手中的小鉛筆」、「服務就是最大的權力,自己還可以繼續在公衛領域讓為人類健康努力就是最大的幸福,不需要卸任禮遇。」重新回到自己的研究工作。

 

陳建仁展現了政治人物可貴的風範,比起許多支領雙倍禮遇金(現在的禮遇條例曾被大幅縮水過),還拿18%優惠,最後仍汲汲於兩岸政治,要再創仕途高峰的卸任正副元首,差距實在難以道里計。這樣的下台身影,為所有卸任的正副元首與所有政治人物,都立下了一個相當高的門檻,這也讓人想起今年已經82歲的王建煊的近況。

 

王建煊是在六年前卸任監察院長,在這之前,他歷任過經濟部次長、財政部長、立法委員,更是新黨創黨黨員,擔任過新黨全委會召集人(相當於黨主席),選過台北市長。比起學而優則仕的陳建仁,王建煊投身的職務政治性都更強;但不同的是,王建煊在他政治工作的中後段,前前後後共創立了五個與社會公益有關的基金會,此與多數政治人物設立基金會用以養望,或投入下階段政治工作的作法又大相徑庭。

 

2011年,王建煊在監察院長任內創立他的第五個基金會「無子西瓜基金會」。原因是他看見很多老人家跟他一樣,膝下無子,有人擔心老了沒人照顧,死了怕被隨便埋葬,所以自己賣掉房子捐1,000萬成立這個基金會,希望幫助那些孤獨老人「無子變有子」。在他們成為基金會的「家人」後,除了有員工或志工定期訪視外,基金會也成為他們的「信託監察人」,協助他們的醫療照護與後事。事實上,為了這五個基金會,王建煊從自己擔任公職時的薪水(例如六年監察院長薪水全捐)、財產以及參選的選票補助款,前前後後已經捐出了近一億元。

 

王建煊日前接受媒體訪問,坦承自己身體已大不如前,他罹患攝護腺癌,妻子蘇法昭則患有阿茲海默症及肌少症,因為站不穩常摔到頭破血流;但即使如此,王建煊說:「人總有一天都要死,留這麼多錢要幹嘛?」夫妻倆更簽下大體捐贈同意書,要把身後的「臭皮囊」捐給醫學系當「大體老師」,貫徹「人去愛留」的理念。他眉角上揚地說:「以後這些學生還要叫我老師勒!」

 

陳建仁與王建煊黨派不同、政見各異;陳個性溫婉,總是笑容可掬講話慢條斯理,王卻是嫉惡如仇,與政敵對陣常目光如炬。但倆人也有許多相同,諸如:他們都是教徒,對社會公益的熱衷常高過政治本務,王建煊在擔任監察院長期間還發動他的基金會到中國蓋希望小學,到緬甸去鑿井助人;陳建仁在他兩任公職期間,以自己的公衛專業協助台灣度過兩次重大瘟疫,卸任副總統後回去擔任研究工作,心心念念要解開台灣女性肺癌比例偏高之謎。

 

看到陳建仁放棄副總統禮遇回任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許多黨同伐異者特別眼紅,認為這是要拿特聘研究員的高薪,陳建仁只是「擇優而棲」,沒什麼好稱道的。這些人不相信科學研究可以貢獻世界,不瞭解陳建仁可以有更多優渥報酬的去處,也不認為身而為人,除了黨派鬥爭、高官厚祿,還有其他的價值;也因為他們的眼睛都沾了狗屎,所以看出去的東西都是狗屎。就如同另一群黨同伐異者聽到「新黨的王建煊」就退避三舍,他們不願去瞭解王的生命歷程,隔著一圈籬笆謾罵譏諷;而事實上,王建煊對台灣本土社會關懷之殷,所照應到的老人弱勢,可能遠比那些口號台獨者多更多。

 

台灣黨爭30年,最惡質的現象是許多政治人物及其扈從者,從不相信對手陣營會做好事。陳建仁帶領台灣通過兩次大疫,副總統卸任後毅然拒絕禮遇,轉身回任研究工作,是一種可貴的政治人物特質;王建煊即使人老病弱,仍視錢財如無物,持續不輟地關懷弱勢,更展現了人性光明的情操。「道不同」,也要「相為謀」,才是民主不斷向上提升的關鍵,無論陳建仁或王建煊,他們都值得對手陣營衷心的致敬。

 

 

關鍵字: 陳建仁 王建煊 退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