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學術角度去研究平潭、討論中國統戰,本來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李雅靜寫平潭顯然為的不是學術。(圖片擷取自今日海峽)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的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找來前議長許崑源當口試委員,很多人在意的點是許崑源的學歷問題。中山大學對媒體回應說,這是因為許崑源的「稀少性、特殊性學科或屬專業實務」。意思是說,許崑源剛好有論文題目的實務經驗,當口委是沒問題的。
比起許崑源的學歷,我更在乎李雅靜論文的主題:「平潭」。
「平潭」這個論文主題,意外揭露出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的「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口號,並不是天外飛來一筆,而是中國統戰長期伸手進入學術界、地方政治的成果。韓國瑜只是個很會想口號的天才業務員,統戰集團的「產品研發」卻在2012年前就開始了。
貨出去,去哪裡?就是去了平潭。
韓國瑜就任高雄市長不到一個月,2019年1月19日,高雄市政府發布新聞稿,歡慶500噸的高雄農產品賣到了福建平潭,號稱每年會製造4.5億元新台幣的產值。
為甚麼中國要透過平潭跟高雄買農產品?為甚麼這是統戰行為?
簡單講,中國直接灑錢給台灣人買票,是被台灣法律禁止的,幫中國賄選的台灣樁腳也會被檢調偵辦。
不能直接灑錢買票,中國就要繞一個圈,找個名目來把錢送到台灣統派手上,讓他們來影響台灣選舉。這個名目就是「買農產品」。高雄農產品賣給平潭,並不是中國市場的需求,而是中國需要有這個名目來做統戰買票。
去年9月,蘋果新聞網找了記者去平潭臥底15天,揭露了平潭的騙局。這個2009年成立的平潭實驗區,是當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統戰指示。2011年開始,平潭大張旗鼓的用高薪挖角台灣人才,到平潭擔任中國公務員。
台灣人才被挖走,整體競爭力就會下滑,這只是最表層的作用。台灣人才願意積極在社會上幫中國背書,甚至擔任、仲介專業領域的商業間諜,把台灣技術盜給中國,是更高階的效果。
平潭到處可見的「兩岸一家親,平潭親上親」,明確宣示了這個經濟特區的政治意圖。根據記者的探訪,平潭很多地方像是個死城,台商假裝進駐,其實是要騙中國補助;中國人也在透過平潭的台灣免稅區走私貨物。也就是說,出於統戰目的所設計出來的平潭,其實統戰效果也不怎麼好,台商去騙中國政府的錢,中國人也去搞走私撈錢。
這個統戰成效馬馬虎虎的平潭,在韓國瑜選高雄市長之後,統戰宣傳上起死回生。貨出去,去哪裡,去平潭;發大財,錢哪來,平潭來。韓國瑜這個天才業務員,讓中國成效不彰的統戰特區忽然生猛起來。
高雄農產品賣給平潭,農產品哪裡來?不知道。平潭要賣到哪裡、買單客戶是誰?也不知道。這不是正常的市場交易,而是中國收買台灣地方樁腳的統戰買票。並且透過賣出農產品的統戰樣板,對廣大的民眾輸出「靠中國才有錢賺」的親中觀念。
說回李雅靜,她的論文通過於2012年8月,但她2010年已經選上高雄市議員。碩士學位對選舉固然有加分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統戰在台灣產官學界的網路。
林德昌給李眉蓁放水的時候,當然不會知道李眉蓁會選上市議員,也不可能知道李眉蓁會出來選市長。但林德昌不可能不知道李眉蓁的政治立場與家庭背景。不管是林德昌或是李雅靜的指導教授汪明生,都是在濫用學術機制放送學位,把一株株的統戰新枝串連起來。
林德昌跟汪明生發放學位的時候,不可能預測到未來有個韓國瑜,但他們是在深耕統戰土壤,把底子做得紮實。等到口號大師韓國瑜一出現,瞬間天搖地動。
用學術角度去研究平潭、討論中國統戰,本來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也是學術自由的範疇。但濫發學位以來的一連串事件,暴露了「學術研討」只是個幌子,「學術自由」只是張遮羞布。
一群統派聚集在一起,討論怎麼協助中國進行統戰,串連產業與地方勢力,一起跑去中國聆聽教誨......這樣的行為,難免引人疑竇,但若是套上「學術交流」的名義,表面上就顯得合情合理。
統戰學術鏈,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去摩鐵談生意」。學術只是那套「談生意」的西裝。去摩鐵談的不是生意,寫平潭為的也不是學術,真正的意圖都是「合而為一」。(文章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
※作者為港裔台灣人/辯論/最愛的城市是高雄/專業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