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誰理你們」到「台灣專用蹭會口號」一脈相承

李濠仲 2020年09月27日 07:00:00
中國官媒用「沒有出席資格的台灣又來刷存在感」等字眼形容台灣在紐約的宣傳廣告,正是自當年沙祖康「誰理你們!」的一脈相承。(圖片取自外交部臉書)

中國官媒用「沒有出席資格的台灣又來刷存在感」等字眼形容台灣在紐約的宣傳廣告,正是自當年沙祖康「誰理你們!」的一脈相承。(圖片取自外交部臉書)

本屆聯合國大會開議之前,因有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和台北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一場被刻意曝光的午餐會,而為台灣製造了一波關於入聯的熱議。同一時間,台灣官方、民間在紐約時報廣場上,則另有以聚焦「防疫」為題,於聯合國開議期間例行的自我宣傳。刊登廣告核心意旨當然是為了凸顯台灣的真實存在,但很快的,也照例得到來自中國官媒的反宣傳,說這是「沒有出席資格的台灣又來刷存在感」,新聞標題則是「台灣專用蹭會口號又出現了」。

 

 

有別於共機在台海空域上的武力恫嚇,以及過往中國官方對台議題用字上的文攻,《環球網》(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旗下媒體)此刻貶抑台灣的字眼,無非是以輕蔑、奚落的用詞,去傳遞它想對你表達的羞辱。中國的文攻武嚇,一直以來皆屬於它對台心理戰之一,它知道這樣做也許會讓台灣人反感,但更重要的是要你心生畏懼,放棄抵抗,最好直接揚棄台灣的自主意識。

 

近期,《新新聞》與《風傳媒》曾委託台灣指標民調公司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受試者中,有67%的人對中國反感,具好感的僅19.1%,其中青壯年(30到39歲)討厭中國的比例還高達75.5%。前不久《美麗島電子報》也曾公布類似民調,結果有八成台灣民眾對中國共產黨反感,創了歷史新高。

 

台灣人一步步變得這麼討厭中國、中國共產黨,和過去以來它一路的文攻武嚇當然有關,但無論「文攻」還是「武嚇」,皆有其特定時節的任務意義,高峰過去,兩岸民間的綿密接觸,不管是現實的經濟活動還是各行各業往來的交流,多少能緩解因文攻武嚇所造成的劍拔弩張。台灣人今天會討厭中國、討厭中國共產黨到這種地步,相信很大原因,正是來自中國一方對台灣一方那持續不斷、遍及各處的羞辱和輕視。

 

 


對基礎人性心理稍有認識,大概都懂得人我之間的情感破壞,主要來自批評、自我防衛、迴避和輕蔑。一旦人和人之間不斷頻繁交替出現這四種狀態,彼此關係必然惡化,其中輕蔑或鄙視向來都是最具毀滅性的手段,因為它釋出的意涵,到頭來將只剩下厭惡和不尊重,許多人際關係的終結無不葬送於此。

 

猶記得2003年世界衛生大會(WHO)期間,台灣七度叩關,有台灣記者在場外對著中國外交官員高聲發問:「你們聽到台灣2300萬人民的需要嗎?」,當時轉頭回話的中國官員沙祖康卻一副氣急敗壞地說:「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接著再補一句「誰理你們!」於是,所有看著電視轉播的台灣人,感受到的就不只是沙祖康對台灣的批評,批評至少可以解釋,也不是沙祖康的迴避,迴避至少可以追問,也不是沙祖康的防衛,防衛至少可以攻擊,而是沙祖康的輕蔑鄙視,一旦被對方輕蔑鄙視,就不只是在踐踏你的國格,還有和其休戚與共的個人人格尊嚴,那就真的沒什麼好說的了。當年沙祖康的「誰理你們!」,就是對兩岸關係的毀滅性一擊。

 

從此至今,中國官方在檯面上對台文攻武嚇之外,檯面下其實也未曾減少它對台灣各方的貶抑,差別只在於新聞有沒有報導出來,有多少人看到,有多少人聽到和有多少人遇到而已,它的基本心態已定,似是難有轉圜。繼之官媒用字遣詞也經常流露對台灣各領域、人士輕蔑的調調,然後再藉由中國今天在全世界發展出來的各式小道社群(網路媒體)廣為散布,而成了一種窮兵黷武、趾高氣昂的極權國家卻相當看扁民主自由台灣的氣候。今天中國官媒會用「沒有出席資格的台灣又來刷存在感」、「台灣專用蹭會口號又出現了」等字眼,不就是當年沙祖康「誰理你們!」的一脈相承。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