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選最新戰況:膠著的參院選舉

陳方隅 2020年10月22日 00:09:00
參議院總共有35個席次要改選,其中有23個是共和黨、12個是民主黨,雙方正在激戰。(湯森路透)

參議院總共有35個席次要改選,其中有23個是共和黨、12個是民主黨,雙方正在激戰。(湯森路透)

美國大選進入倒數階段,除了眾所矚目的總統大選,同時還有參眾兩院的國會大選。國會方面的選情其實跟總統大選一樣非常緊張,本文為大家整理目前的選情以及幾個關鍵選區。

 

選前概況

 

首先要知道的是,美國國會分成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眾議院是每兩年435個席次全部改選(目前民主黨對共和黨是232:198),參議院則是每兩年改選全部100個席次的約三分之一左右。一般預期民主黨會持續保有眾院多數,戰況比較穩定,現在大家注意的焦點是在參議院。

 

目前共和黨在參院席次是53席(每州2名參議員),民主黨有45席+2席無黨籍但加入民主黨團運作。若民主黨想要拿下參議院,在假設民主黨贏得正副總統選舉的情況下,需要至少贏下3個原本為共和黨的席次,因為當投票比數相同的話,身為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可以加入投票打破僵局;但若是川普連任,民主黨則需要克服4席落差才算贏。

 

 

這次的選舉,參議院總共有35個席次要改選,其中有23個是共和黨、12個是民主黨。單純以機率來看,因為有較多的共和黨席次要接受改選,對於共和黨要持續保有參院多數來說是比較不利的。

 

 

很可能變天的選區及背景原因

 

有1個民主黨現任議員明顯居於落後的選區:阿拉巴馬州的瓊斯(Doug Jones)。

 

這個選區原本的參議員Jeff Sessions被川普任命為司法部長,於2017年補選。瓊斯在這個傳統深紅州,意外擊敗共和黨候選人摩爾(Roy Moore)。當時勝選的一個主因,是在選戰後期時傳出摩爾曾性侵少女的醜聞,才意外成為黑馬當選。但這次外界普遍認為他守不住這區,所以我們可以從共和黨+4開始算。

 

民進黨籍參議員阿拉巴馬州的瓊斯(Doug Jones)選情明顯落後。(湯森路透)

 

有3個共和黨現任議員明顯居於落後的選區:

 

(1) 亞歷桑那州:民主黨的挑戰者凱利(Mark Kelly,最著名的經歷是NASA太空人,退休後從事航太產業以及政治倡議活動)目前以5-10%的差距領先現任者麥莎莉(Martha McSally)。這裡以前是非常受人敬重的共和黨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的選區,若共和黨丟掉這個選區,會造成很大的衝擊。根據在地人的觀察,川普的核心支持者通常覺得她在光譜上不夠傳統與保守,而原本McCain的核心支持者則認為她太過偏向川普的立場,因此共和黨內部對麥莎莉的支持熱度始終拉檯不起來。

 

(2) 科羅拉多州:台灣之友「園丁」賈德納(Cory Gardner)面對民主黨前州長希肯魯柏(John Hickenlooper)的挑戰。根據近期的民調,園丁皆平均落希肯魯柏10%,選情非常不妙。

 

事實上,科羅拉多州在2016年是由民主黨的希拉蕊以48%比43%的差距拿下,且目前參眾議院兩黨席次算是平分秋色,可以算是一個紫色州(搖擺州)。知名民調機構538就有一個模型,去算每個國會議員的「川普分數」(投票意向與川普立場相同比例),根據園丁所在的科羅拉多州選舉結果,若要反應民意,那麼模型估計園丁的川普分數該是41.5%,但實際上的結果卻是89.1%,遠遠超出預測值,這個差距在100位參議員排行中是第二高的。加上年初國會在進行彈劾川普程序時,賈德納挺身在參院替川普說話(很多共和黨議員當時選擇低調避風頭),都被外界認為是不符合紫色州選民胃口的舉動。

 

台灣之友「園丁」賈德納(Cory Gardner)面對民主黨前州長希肯魯柏(John Hickenlooper)的挑戰,選情不妙。(湯森路透)

 

(3) 緬因州:這區是明顯拉鉅戰的選區,但近兩週差距逐漸有擴大的趨勢。從1996年開始任職至今的參議員柯林斯(Susan Collins)面對民主黨吉迪恩(Sara Gideon)的挑戰陷入苦戰。這一州是選民結構長期以來逐漸變化的例子,目前民主黨的「註冊選民數」已經超越共和黨以及中立派。柯林斯其實算是為數不多、常常會批判自家政黨的共和黨參議員。不過,大約自從她在引起美國社會重大爭議的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大法官審查的時候投下贊成票之後,她就愈來愈常被質疑。民調正式暴跌則是在年初川普彈劾案當中,她公開支持了川普,名言是護航效果充滿問號的「川普已經學到教訓了」(Trump has learned his lesson),感覺一次得罪光譜上的兩派人馬。這次選舉,有大量外州贊助者湧入支持自由派陣營。

.

根據New Yorker雜誌的訪談,該州居民表示,緬因州長期以來都是共和黨參議員,而他們都扮演了很好的監督制衡角色(例如追溯到1950年代,反對由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發起的麥卡錫主義,即以不當手段打擊異議人士,指控他人投共與叛國),先前該州居民也很自豪柯林斯常常合理地指出川普政府做不好的地方。

 

從1996年開始任職至今的參議員柯林斯(Susan Collins)面臨苦戰。(湯森路透)

 

最關鍵的選區

 

從以上選情預估來看,目前很可能就是民主黨減1加3,總席次還落後1席。另外,還有很多原來是傳統共和黨票倉,但現陷入膠著戰況的州,像是喬治亞、阿拉斯加、南卡,甚至德州的民調,都讓共和黨非常緊張,但我們先假設這些共和黨佔優勢的地方不會翻盤。所以這樣算一算,以目前局勢來說,最關鍵的一席就落在北卡羅萊納州,而現在民調是在誤差範圍內。

 

北卡是非常著名的紫色州,在總統大選和參議員選舉常常是共和黨有利(過去三十年來只有歐巴馬在2008年贏得這州),但眾議員和州長選舉常常是民主黨佔上風。上次選舉,川普贏3.6%。

 

現任的共和黨參議員提里斯(Thom Tillis),過去常批評川普的政策,例如反對動用國防預算蓋墨西哥邊境牆。但因為選情緊張,共和黨選民當中竟然有超過10%說自己還沒決定要投誰,他最近開始無條件支持川普所有政策,例如在川普宣布新大法官候選人「之前」,他就跳出來說無論如何都會投贊成。

 

挑戰者坎寧安(Cal Cunningham),現職為律師,曾任軍法官。典型民主黨在搖擺州會提名的人,有海外軍事經驗,曾派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北卡有很多軍事基地,因此這樣的背景是必要的),立場非常中間,左右都可以支持他。

 

提里斯面臨的困境跟緬因州柯林斯面臨的困境有點像。他們先前都主張要有「中道」的制衡力量,也因為可以合理指出政府施政不足,而受到選民支持。然而,只要一批評川普,就會被熱情支持者討厭;然後當你為了團結黨內支持者,而堅定站在川普這一邊的時候,就會被中間選民討厭。隨著選舉日愈近,他們都必須要更堅定地為川普辯護,不然連最核心的支持者都不願意表態,只是,這樣子的做法也是雙面刃。只能說川普的個人風格和溝通的策略實在非常鮮明,在這些紫色州參選的共和黨人真的進退維谷。

 

國會戰況點評及延伸討論

 

在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每個選區選出一人,票最多的贏)的選舉當中,候選人必須要趨向光譜中間,以爭取最多數人的支持。但美國的總統選制是「選舉人團制」,所以並不是票多的贏,而是需要爭取幾個關鍵搖擺州的支持。這就會導致川普的競選策略和各選區的國會議員競選策略不一樣。

 

美國參院和眾院是平等的權力,同一個法案必須要在兩院都獲得通過才能送總統簽署,因此,如果要掌控國會的話,必須要兩個國會都掌控多數,才能夠在推行法案上面更加順利,這種狀況我們會稱為「一致政府」。相對來看,如果總統所屬政黨無法掌握兩院國會的多數,則是「分裂政府」,在法案的推行上面會困難許多。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很少看到外交政策(包括中國政策)成為各地選舉的辯論重點。不過川普競選團隊近日要求,第三場總統辯論應該要全談外交政策,不要繼續再在國內議題上打轉。一般而言,第三場辯論都是關於外交國防議題,但這次因為川普確診而取消了第二場辯論。美國國內最關注的焦點是在疫情處理、經濟復甦計劃、健保方案等等。對台灣來說的好消息是,目前國會當中對於中國議題和台灣議題的共識很高,先前好幾個相關法案都是無異議或者近乎全票通過,10月21日時,更是推出了一系列的中國及台灣相關法案,其中三分之二獲得跨黨派支持,因此國會對台政策基調之後並不會改變。 

 

※作者為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本文由美國台灣觀測站成員共同完成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