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研院團隊發現人體具6突變基因 較不易感染新冠肺炎

上報快訊/黃怡潔 2021年03月15日 11:33:00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文雄的團隊,發現人體ACE2受體中的9個突變點,與是否易感染新冠肺炎相關。(翻攝自中原大學)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文雄的團隊,發現人體ACE2受體中的9個突變點,與是否易感染新冠肺炎相關。(翻攝自中原大學)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使科學界力求病毒相關資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文雄的團隊,發現人體ACE2受體中的9個突變點。若人體有其中6個突變點,與新冠肺炎病毒的S蛋白相遇時,親合力下降、不易染上新冠肺炎;若是有另外3個突變點,則會增加與病毒的親合力,讓人體特別容易被感染。

 

李文雄14日受邀到台南一中演講時指出,目前官於新冠肺炎的研究,已確認病毒表面的S蛋白與人體細胞膜上的受體ACE2接合後,會經由這個管道感染人類;而李文雄團隊的研究則在於找出ACE2上可以抵抗新冠肺炎的基因突變點。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被國際期刊接受,尚未刊出。

 

李文雄表示,ACE2在人體有穩定血壓與內分泌等功能,團隊是利用螢光素酶標記的方式,找出ACE2上的9個突變點,會影響與病毒S蛋白的接合。其中3個會讓人體細胞與病毒親合力增加1.4至1.8倍,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另外6個讓親合力下降到只有一半、甚至趨近於零,不易或不會感染病毒。

 

李文雄補充說明,從人類演化的過程並分析其基因,也找出人類、人猿、舊世界猴(生活在亞、非洲的猴子,像是狒狒與獼猴等)高度容易感染新冠肺炎,但新世界猴(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猴子,像是蜘蛛猴)就完全不會感染。

 

針對南一中學生問及能否改造人體基因,避免被感染;李雄表示,這是另一個研究範疇,以現況來說,有這些突變基因的人可能並不多,且這些突變與人體血壓高低或是疫苗副作用血栓等無關。

 

李文雄也提到,目前已出現至少3個新冠肺炎變異株,包括英國、南非及巴西變異株,例如N501Y的突變基因,會讓病毒與ACE2的接觸點從原來的24個增加到34個,因此傳染力更強,另外E484K的突變,也讓病毒更容易逃避人類抗體。

 

但李文雄表示,最新研發的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疫苗,都是mRNA疫苗,特性就是在突破技術後,製造相對容易,可以很快因應病毒的變異,製造新的疫苗,而即使是打了舊的疫苗,仍能對人體產生作用,被感染後病情較輕、也比較不會傳染。

 

另針對疫苗副作用問題,李文雄認為「有副作用才表示疫苗有產生效果」,不必太擔心。(葉清祥否認拉法葉案佣金退回生變

 

【熱門點閱】

●【館長槍擊案】涉供槍手安家費 寶和會組長逃亡5個月落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