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開展 中正紀念堂展出政治受難者藝術創作

上報快訊/黃潔文 2021年10月30日 18:40:00
「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陳武鎮藝術創作展」自29日開展,藝術家陳武鎮建議觀眾用個人角度觀看。圖為展中「囚犯與鳥」創作。(取自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官網)

「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陳武鎮藝術創作展」自29日開展,藝術家陳武鎮建議觀眾用個人角度觀看。圖為展中「囚犯與鳥」創作。(取自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官網)

中正紀念堂首度展出政治受難者藝術創作展!「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陳武鎮藝術創作展」透過藝術創作,體會、感受白色恐怖下,受難者與家屬如何揭露創傷、表達沉痛與無奈。藝術家陳武鎮建議觀眾,不要站在國家、社會的視野,試著用個人、家庭的角度,也許隱約間,可以聽到許多受難者的母親在暗夜哭泣的聲音。

 

「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陳武鎮藝術創作展」30日開展,「如果能重返被判決的那一天,政治受難者的命運會不會不一樣?」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白色恐怖時期大量的冤假錯案,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健康以及心靈上的嚴重損害,歲推月移,至今難彌補。

 

管理處表示,台灣在轉趨民主後,如何面對曾經黑暗的歷史、重新檢視過去,讓民主文化得以鞏固、讓分裂社會得以和解,是推動轉型正義工程的困難之處,這項展覽是中正紀念堂首度展出政治受難者藝術創作展,期待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展示,促進不同族群的理解,反思這段威權體制時期政治迫害的歷史。

 

 

文化部長李永得30日在開幕式上致詞表示,陳武鎮是第一位在紀念蔣中正「豐功偉業」的場館展出作品的政治受難者,他以藝術創作對當年的不公不義提出控訴,象徵著中正紀念堂空間解嚴及轉型正義的正式啟動,後續將請中正紀念堂規畫典藏及永久展示陳武鎮的作品。

 

李永得強調,在轉型正義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文化部會虛心聆聽不同的聲音,持續為轉型正義努力。他說,陳武鎮的作品將自己及其他政治受難者失去自由、生命及家人的各種痛苦,延伸轉化為創作,表現出不平的憤怒、悲傷、堅持與樂觀。

 

對於國家當權者的功過,李永得認為,大眾可以有見仁見智的評論,但是對於動用國家暴力剝奪人民的生命、財產及生命的尊嚴,則必須接受歷史、甚至司法及政治的審判。

 

陳武鎮致詞時則表示,作品在這個場域展出,對他而言,具有非常不一樣的意義,作為一個深深自責、一直不能原諒自己的人,唯有以創作為這段歷史留下鮮明的視覺意象,才讓他可以稍微放下心中大石。

 

陳武鎮說,有許有的人或許不解,經過那個久的時間,政治受害者為何還不能原諒、不願和解?但他認為「原諒是不可能的」,228事件、白色恐怖的每個案件,帶給受難者本人和家庭都是毀滅性的傷害。

 

他建議觀眾觀看作品時,「不要站在國家、社會這麼大的視野,試著用個人、家庭的角度,也許隱隱約約間,可以聽到許多受難者的母親在暗夜哭泣的聲音」。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