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核食議題未來勢必會在CPTPP入會談判中討論。(陳愷巨攝)
日本核食要來了?台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成為討論焦點,經濟部長王美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23日)在立法院表示目前尚未討論,但日方長期關心福島食品輸出議題,且日本是CPTPP主導會員,未來勢必會在CPTPP入會談判中討論。外交部長吳釗燮則不認同「核食」說法,認為日本食品進口問題跟萊豬一樣,要依照國際標準,要有科學證據判斷,否則會造成台日貿易挫折。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以「開放日本核食區食品對我國加入CPTPP之影響與因應之策」為題,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等列席報告並備詢。國民黨立委楊瓊櫻質詢說,台灣爭取加入CPTPP,開放日本核食將是重中之重的議題,經濟部、農委會的立場為何?王美花說,台日未來談判一定會討論福島食品議題,日本食品的進口會依據國際規範及相關科學證據來認定,食安也一定會把關,若是含核輻射的日本食品當然不會接受。
王美花表示,日本是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我國是日本第四大貿易夥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今年前11月累計與日本貿易總額達776.1億美元,超越去年全年總額,且年增達23.4%,主要受惠於台日產業鏈之密切連結,及中美貿易衝突帶來之轉單效應。
陳吉仲說,2011年福島發生核災事故後,我國針對福島、茨城、群馬、千葉、櫪木5個縣市的產品都禁止進口。10年前核災事故發生時,當時有15至19國禁止稻米、蔬果、茶葉、草藥、牛乳與乳製品、肉類、水產品、加工食品進口,但也有22國到24國僅要求輻射檢查或產地證明,但2021年10月後,全面禁止福島等5縣產品的只有中國與台灣,韓國則針對水產品特別禁止,如蔬果等部分,除中國、台灣禁止外,還包含中國的領地澳門、香港。
陳吉仲說,福島311核災事變後,美國、歐盟等都已逐步調整對日食品的管制措施,以美國來說,今年9月22日後已解除禁令,歐盟則是從2017年已放寬福島稻米,今年10月後連人工栽植的香菇都不用檢附輻射證明就可進口。
吳釗燮則指出,核食是指受到核輻射污染的食品,這在美國、歐盟、台灣都不能食用,但政府近年來嚴格抽查從日本進口的食品,沒有一件超標,「如果沒有任何污染的食品,依照國際貿易規則,是應該開放進口」。食安的標準是有科學證據的,必須要符合國際標準和科學證據,再來處理食安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