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法》14日舉行公聽會,電子煙自救協會13日臉書指出,出席公聽會專家學者疑有「裙帶關係」。(電子煙自救會提供)
爭議多時的《菸害防制法》將於明天(14日)舉行公聽會,然而電子煙自救協會13日在臉書指出,出席公聽會的專家學者疑似有「裙帶關係」,表示依據法規,與會人士應是以正反意見之相當比例邀請,因此質疑該公聽會是否合法?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14日將舉行《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公聽會,電子煙自救會在臉書列出出席名單,包含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主任林清麗、郭斐然醫師、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等人,自救會表示,隨便查都可以發現出席人員的裙帶關係,「這樣抱團取暖,如果這些人有個群組,那群名應該會叫做紙菸衛士之類的吧?」
自救會指出,公聽會召開規定中有提到,出席人員應以「正反意見之相當比例」,質疑「這名單到底哪裡符合正反意見相當比例的組成?」。自救會表示,如此不依據規定組成的公聽會「開得沒營養又不健康」,只能期待第二場公聽會的到來。
日前就有一場跨國民間單位共同舉辦的「台灣的菸草減害科學與政策」線上研討會,邀請多國專家學者對菸防法修法提出各自不同的觀點。英國反事實諮詢公司總監Clive Bates在會中指出,根據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研究報告的觀點,若從規避風險的角度出發,讓電子煙不易取得或是不被接受,無異是「助益傳統菸業」,其災害就是延續香菸的使用。
Bates認為,禁止較為安全的替代產品,而放任傳統紙菸市場是「沒有道理且糟糕的作法」。這將導致非法走私,吸菸者繼續吸食傳統紙菸或購買到非正規的電子煙產品,甚至是轉向其他風險更高的行為。
此外,不少新型菸品的使用者也觀察到,政府不斷地抹黑電子煙這項國外合法商品,拿劣質低價的特例做新聞置入行銷,不斷塑造電子煙的負面形象,究竟是在害怕什麼?為什麼不正視減害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