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童染疫康復卻「連7天高燒40度」 被診斷患MIS-C、醫曝5判讀指標

上報快訊/黃予萱 2022年06月10日 11:18:00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兒童也開始接種疫苗增強保護力。圖僅為示意。(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兒童也開始接種疫苗增強保護力。圖僅為示意。(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而在中重症患者當中,以兒童個案最為危急,據統計,目前全台兒童重症累計共有43例,其中有17例死亡。而台灣也開始出現在兒童確診康復期間,甚至是完全康復後,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提供5種判別MIS-C的要件,供家長參考。

 

全台目前已累計2例MIS-C個案,昨天(9日)公布的第二例為一名北部5歲男童,據了解男童並無慢性病史,4月30日確診,康復後竟於5月26日再度發燒、噁心、腹瀉、嘔吐,同時有結膜發紅情形,在有服用退燒藥的情況下,連7天都高燒到40度。

 

家長於2日帶著男童前往醫院就診,因出現結膜充血、腹痛和噁心等症狀,醫師高度懷疑是MIS-C,進一步檢查也發現發炎指數升高,並有心臟冠狀動脈擴大情形,經住院進行免疫球蛋白等治療後,已於7日康復出院。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9日說明,MIS-C是確診後的一種免疫反應,常發生在感染後的2至6周內,這是由於病毒雖清除,仍罕見出現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好發年齡為0到19歲,又以6到12歲為多。

 

吳昌騰醫師9日晚上也在臉書發文,呼籲家長們不需要太擔心,「這種症候群不常見,每10萬名確診COVID-19兒童中,MIS-C的發病率在Alpha流行期間為54.5例,在Delta流行期間為49.2例,在Omicron流行期間為3.8例」。

 

吳昌騰也提供5種判別MIS-C的要件,供家長參考,如下:

一、新冠病毒感染證據(2至6周前)。

二、發燒,燒得很高,甚至會持續超過3天。

三、實驗室檢查顯示ESR、CRP或Procalcitoin等發炎指數上升。

四、具備至少兩項下列臨床特徵:

(1)皮膚粘膜症狀,包括皮膚疹或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或黏膜發炎

(2)心血管症狀則有低血壓或休克、心肌功能受損,心包膜、瓣膜或冠狀動脈異常等都涵蓋在內

(3)凝血功能異常

(4)急性腸胃道症狀,包括腹瀉、嘔吐或腹痛

五、臨床上需排除細菌性敗血症、毒性休克症候群等其他可能導致類似臨床表現感染。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