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傳染途徑有3種 皮疹、膿皰病程達14到21天

陳燕珩 2022年06月27日 15:22:00
疾管署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猴痘傳染途徑及症狀。(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疾管署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猴痘傳染途徑及症狀。(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全球已有近4000例猴痘病例,台灣上周也檢出國內首例境外移入個案,疾管署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皮疹等,可能是猴痘前驅症狀,一般潛伏期6到13天,整體病程可能達14到21天,且猴痘會經由3大途徑傳染,但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大量接種疫苗,僅3種高風險族群需施打。

 

目前全球有54國檢出猴痘病例,累計近4000例,醫師陳婉青27日在防疫記者會說明,猴痘是人畜共通病毒感染,通常潛伏期是6到13天,但若有接觸確診病患,會建議自我健康監測到21天。

 

猴痘常見的症狀包含發燒、畏寒,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極度倦怠和皮疹等,上述前驅症狀先出現,才會有皮膚的病灶,通常發燒1到3天後,皮膚病灶會開始從臉部蔓延到身體,四肢比軀幹更常見,會出現斑疹、丘疹、水泡和膿皰等階段變化,最後結痂脫落,症狀可能維持14到21天。

 

不過,陳婉青提到,這波疫情歐美報告看起來,症狀不是那麼典型,可能很快就會出現皮膚病狀,這部分還需要更多資料蒐集。

 

至於傳染途徑主要有3種,陳婉青說明,包括直接接觸感染猴痘的動物,直接接觸到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被汙染的物品,再來是透過飛沫傳播,但必須要長時間面對面,才比較容易發生。

 

 

疫苗和藥物部分,世界衛生組織和大部分國家都不建議大量接種猴痘疫苗,僅高暴露風險職業,像是實驗室工作人員,或是第一線照護病患的醫療人員,以及病患的接觸者需要施打。

 

陳婉青進一步說,猴痘大部分症狀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必要時提供輸液、營養治療,用支持性療法減輕症狀或併發症即可。目前有數種藥物可用於治療猴痘,但僅建議病況嚴重的病患,和免疫低下者使用。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