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二長!第15次景氣循環擴張期 國發會估「這時間點」落谷底

上報快訊/張詠詠 2023年03月20日 21:19:00
國發會今表示,2022年全球經濟明顯走緩,國內許多重要經濟指標已出現轉弱。(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國發會今表示,2022年全球經濟明顯走緩,國內許多重要經濟指標已出現轉弱。(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國發會今天公布台灣第15次景氣循環高峰認定為2022年1月,擴張期長達71個月,創下史上第二長的景氣擴張期紀錄,僅次於1956年9月開始、長達96個月的第2次景氣循環擴張期。

 

景氣循環是一種國家總體性經濟活動的波動,一個循環是指許多經濟活動大約同時發生擴張,隨後發生收縮、衰退,然後又開始復甦的情形,包含一個擴張期,指的是介於景氣谷底至高峰期間;及一個收縮期,指的是介於景氣高峰至谷底期間。

 

國發會在今天(20日)第107次委員會議中提出「台灣第15次景氣循環高峰認定」報告,透過綜合指數法等計量方法,並觀察國內重要經濟指標及經濟情勢變化,考量景氣循環應具有顯著性、持續性、普遍性,並邀集專家學者、政府機關共同研議後,認定台灣第15次景氣循環擴張期為71個月,高峰為2022年1月。

 

國發會認定第15次景氣循環高峰為2022年1月。(取自國發會)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2016年3月起,台灣進入第15次景氣循環,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時,各國經濟明顯衰退,台灣景氣仍持續向上,到了2022年,全球經濟明顯走緩,及國內許多重要經濟指標已出現轉弱,因此再次評估第15次景氣循環高峰時點。

 

高仙桂表示,台灣在第15次景氣循環擴張期間,雖經歷英國脫歐、貿易戰、新冠疫情爆發等,但因受惠於全球供應鏈移轉、台商回台,和疫情帶動數位需求等,經濟仍保持正成長。

 

 

高仙桂進一步說明,2021年隨全球經濟復甦,加上科技應用需求殷切,我國出口動能強勁,經濟成長率達6.53%。不過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各國因應通膨大幅升息,加上中國實施清零政策、美中科技爭端再起等,全球終端需求趨緩,我國經濟動能逐漸轉弱,至2022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轉為負成長,由於2022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全年最高,顯示景氣高峰落在2022年第1季。

 

此外,國發會景氣燈號顯示,2017~2020年11月間,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最高僅為綠燈,且2021年出現多顆紅燈,2022年2月起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呈現下滑,11月起持續呈現藍燈,因此顯示2022年1月為高峰時點。

 

另外,國發會於今天的委員會中,也請經濟部、國發會及勞動部針對「產業投資五大要素優化政策111年度執行總成效」案進行報告,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在會中請各部會持續優化產業投資5大要素,加速推動成效;會中也審議通過「永續水質推動計畫2.0」案,期望能改善水體環境品質。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