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軍購政策 學者:拒美壓力分散來源,奠定台海防衛重要基礎

上報快訊/潘忻妤 2023年07月30日 16:10:00
國史館昨天(29日)、今天(30日)舉行「民主與民主之外 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王侑聖攝)

國史館昨天(29日)、今天(30日)舉行「民主與民主之外 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王侑聖攝)

今年為李登輝百歲誕辰暨逝世3周年,國史館昨天(29日)、今天(30日)舉行「民主與民主之外 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表示,李登輝積極分散軍購來源與管道,奠定此後數十年台海防衛的重要基礎,影響至為深遠。

 

國史館昨天(29日)、今天(30日)舉行「民主與民主之外 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王侑聖攝)

 

針對李登輝的軍購政策,林孝庭指出,「817公報」後,為避免美國逐年減少出售武器給台灣,台灣致力研發新武器並設法分散對外軍購管道,而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積極分散軍購來源與管道,後續也陸續開花結果。

 

林孝庭提及,李登輝在海、空軍部分達成幾項重大軍購突破,包括法國拉法葉艦案、幻象戰機案,美國也打破「817公報」出售F-16,軍購突破也顯示出台灣的軍事防衛戰略部署,已從兩蔣時代「實現反攻大陸、光復故土」為最高國策,逐漸轉變為以空軍、海軍為主力的台島守勢防衛布局。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指出,至今國軍主要武器都是李登輝時期採購。(王侑聖攝)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也指出,至今國軍主要武器都是李登輝時期採購,這雖是殘酷的事實,但絕不能抹滅。李和歐美做更多政經勢力的連結,讓歐美更加關心台灣安全,顯示保護台灣的決心。

 

政大台史所教授李福鐘會中提及李登輝外交政策矛盾。(王侑聖攝)

 

另外,政大台史所教授李福鐘會中也提及李登輝外交政策矛盾,他表示,李登輝在剛上任時說「自己也是中國人…,關於若干人有關台獨的論述與主張,本人堅決反對。」不過,李登輝2003年參加台獨團體號召的「世界台灣人大會」時,卻說「應該重新制定一部新憲法」,顯示他是支持台獨的。

 

李福鐘指出,李登輝基於權謀考量,加上中國有意跟台灣談,因此可以讓李登輝有「心口不一」的空間,不過放到現在,中國領導人是習近平而非江澤民,而且中國沒那麼需要向台灣妥協下,因此現在很難進行這種操作模式。

 

 

對此,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則表示,當時中國因89天安門事件被國際封鎖,而中國在2003年才和平崛起,兩岸在2006年台灣還是有軍事優勢下,李登輝才有外交政策的運作空間,而且如果兩岸對話對我國不利,就沒有對話的必要,也因此李登輝才會在外交政策上看似有矛盾。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