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21歲女用餐後肝指數破千住院 米酵菌酸即起改名「邦克列酸」

上報快訊/賴婕羽 2024年04月03日 17:40:00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今天(3日)再增一個案,為21歲女性,曾在3月22日至寶林用餐。(資料照片/ 陳愷巨攝)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今天(3日)再增一個案,為21歲女性,曾在3月22日至寶林用餐。(資料照片/ 陳愷巨攝)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今天(3日)又再新增一名個案,為21歲女性,曾在3月22日至寶林用餐,就醫時間是4月2日。

 

此外,為了避免「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恐讓米製品遭汙名化,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天說明,專家一致認為,應該為此毒素正名,以「Bongkrekic Acid」音譯,稱為「邦克列酸」。

 

此外,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也指出,新增個案為21歲女性,曾在3月22日至寶林茶室用餐,後續出現腹瀉、嘔吐、噁心等症狀,並在昨天前往急診就醫,目前被轉置台大醫院一般病房,肝指數為1000左右。至於,當初吃了什麼仍有待釐清。目前一共累計30例通報,2人死亡、4人住在加護病房。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今再新增一例。(疾管署提供)

 

此外,為避免米酵菌酸引起民眾對米製品的疑慮,王必勝表示,會中專家一致認為原翻譯沒有很到位,容易產生誤解或不必要的恐慌,因此決議為正名,多數細菌的命名方式直接音譯。

 

 

會議中針對臨床治療進行建議,王必勝指出,目前專家仍建議以「血漿置換術」(plasma exchange) 來加速毒素的排除,此外,也有藥物及處置方式討論,但因案例相當少,可參考資訊不足,因此,也希望在邦克列酸檢驗量能充裕的情況下,臨床單位可以多收集個案的資料,做為未來類似個案的治療參考。

 

至於,邦克列酸食物中毒防治指引,王必勝解釋,將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著重在一般細菌防治原則及避免毒素産生的一般環境處理原則,會由食藥署製作「懶人包」盡快公佈。

 

第二則是,詳細的指引,這會需要較長的時間,包括對於相關食品製造業、餐廳從業人員及一般民眾,會由食藥署、食品及微生物專家等收集相關資料並研析後再另行公佈。(責任編輯:許雅慧)

 

通報專區: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個案追蹤專區

 

台北市寶林食品中毒專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