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海軍救難能量 國艦國造「新型救難艦」今舉辦安放龍骨典禮

上報快訊/洪子凱 2022年03月15日 15:08:00
國防部委由台船公司建造海軍「新型救難艦」15日舉行安放龍骨典禮,與會到場貴賓現場合影。(台船公司提供)

國防部委由台船公司建造海軍「新型救難艦」15日舉行安放龍骨典禮,與會到場貴賓現場合影。(台船公司提供)

國防部委由台船公司(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海軍「新型救難艦」,今天(15日)上午,在海軍司令劉志斌及台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共同見證下,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安放龍骨典禮,新型救難艦為海軍重要造艦計畫,也是政府推行「國艦國造」指標建案,預計打造全長87公尺,最大模寬15.5公尺,滿載排水量3,250噸,滿載船速18節救難艦,耗資29.75億元,提升海軍救難能量。

 

據了解,本建造案於2020年12月4日簽約,合約交期2022年9月13日12點,全案價金29.75億元,新型救難艦為海軍重要造艦計畫,也是政府推行「國艦國造」政策中指標型建案。全長87公尺,最大模寬15.5公尺,滿載排水量3,250噸,滿載船速18節。其特色為電力推進系統搭配減速機及可變螺距車葉(CPP),並配備動態定位系統,具艏、艉側推進器及伸縮式全向推進器等輔助推進裝置,另針對本型艦特殊任務裝載潛水作業系統、水下無人載具(ROV)及釋放回收系統。主要任務為拖帶、救難與水下作業,配備有先進的救難系統,水深可達100公尺的潛水作業系統(潛水鐘),以及可在水深500公尺作業的水下遙控載具系統(ROV),將可提升海軍救難能量。

 

 

台船表示,新型救難艦完工後,具有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作業能力高、拖帶拉力大等特性,遂行艦艇救難、拖帶等任務,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風力等因素限制,有利救難任務達成。

 

台船說明,該艦在艦艇操作控制、安全監控等警報管理機制上配備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一套,包括整合推進模組、電力模組、艙面系統模組、輔機模組(包含油水系統)、壓載模組、損害管制模組、安全監視模組等裝備警報、監視及控制功能,且備有一套艦上訓練模式模組 (OBT),提供艦上人員熟悉IPMS操作訓練。值得一提的是本艦艦內外通訊整合系統(ICS)及全艦資通網路系統將由船廠規劃設計及施工,採用三階式雙環光纖骨幹網路架構設計,具有網路管理功能,並與中科院委製之整合艦橋管理系統(IBS)建立相關介面需求整合。

 

台船指出,為有效執行建造管理及交艦後相關保固責任,並依建造規範發展整體後勤支援各項計畫書、技術手冊、保養手冊料配件清單等,提供載台構型管理資訊系統,整合現有管理資訊,為國艦國造修造合一做好準備。藉由國艦國造案來提升國內就業及經濟發展,以及穩健推動國艦國造政策及捍衛國家主權,台船公司責無旁貸,更要秉持建廠精神,做政府船艦產業本土化政策的重要推手。

 

海軍司令劉志斌(左)及台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右)皆出席主持典禮。(台船公司提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