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再提停止ECFA關稅優惠 我方研判為慣用介選手法

仇佩芬 2023年09月14日 16:23:00
中國商務部提出考慮停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的關稅優惠,我方研判與中國「介選行動」有關。(美聯社)

中國商務部提出考慮停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的關稅優惠,我方研判與中國「介選行動」有關。(美聯社)

中國商務部在今年4月以台灣行之多年的進口限制為「設置貿易壁壘」為由,考慮停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的關稅優惠。時隔5個月,中國國台辦在1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重提支持商務部行動,並藉此痛批民進黨政府為「謀獨」而企圖與中國經濟脫鉤。對此我方官員認為,所謂「停止ECFA」議題明顯與中國的「介選行動」有關,隨著台灣大選接近,中國以經濟脅迫綁大選的動作將會更頻繁。

 

中國商務部於今年4月12日宣布,將針對台灣實施20餘年、針對中國2455項產品實施的進口限制展開調查。隨後在我國副總統賴清德訪問巴拉圭並過境美國之際,於8月17日表示初步認定台灣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所謂貿易壁壘,並暗示將以中止或部份中止ECFA相關稅收優惠,做為對台反制。中國國台辦隨即跟進表態,支持商務部的行動。

 

而在13日的中國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再有中國媒體提出此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重申,國台辦支持商務部的行動,並再次藉機抨擊民進黨政府一方面表示不希望終止ECFA,另一方面又「勾連外部勢力」,企圖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鈎斷鏈」,這種兩面手法表示民進黨為「謀獨」喪失理智。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13日在者會中表示,對商務部研擬停止ECFA關稅優惠的支持立場。(取自國台辦微博)

 

對於中國商務部與國台辦聯手操作停止ECFA關稅優惠議題,我方研判為中國對我國2024大選「介選行動」的一環。據指出,從時間點研判,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告,對台灣貿易措施的調查為期半年,應於2023年10月12日前結束,然而中方卻提早2個月宣佈「初步判定結果」,並同時宣佈對台灣生產的聚碳酸酯(PC)課反傾銷稅,符合中國一貫藉經濟手段施加政治壓力的行為模式。

 

(熱門點閱:馬斯克謬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吳釗燮怒嗆:台灣是非賣品!)

 

而中國商務部的貿易調查時程,視情況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恰巧就是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一天。我方亦預判,這段時間中國可能隨時藉由關稅手段或實施進口禁令等方式,持續向我方施壓。對於中國藉貿易議題對台施壓,我國外交部索性點破其意圖,公開譴責中國「將ECFA武器化」,以經濟脅迫綁大選。

 

事實上,在中國商務部片面認定我國貿易限制措施涉及貿易壁壘後,除了國台辦陸續藉此議題發言抨擊台灣政府,1個月來並未採取其他行動。

 

而在中國商務部片面指控我國貿易措施有設置貿易壁壘,違反世貿組織(WTO)規範時,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便已清楚說明,依照WTO明文規定,中國方面若根據自行調查結果片面採取措施,未經WTO爭端解決機制充分辯論及合法裁判,均違背WTO規範,台灣絕不會坐視,也將採取必要的防衛或反制措施。

 

經貿辦說,中國過去從未針對指控項目要求協商,此時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完全欠缺正當性;如果想據此對台灣進行貿易報復,是全然違背中國一再宣稱的WTO原則及相關規範。

 

此外,中國及部份台灣輿論宣稱,停止ECFA優惠關稅,將對台灣造成貿易重大損失。然而我國官方成立的ECFA專屬統計網站資料顯示,在近年來分散出口市場的戰略之下,我國對中國出口已出現大幅負成長;而中國對台灣出口同樣也獲得ECFA關稅優惠的好處,若中國片面取消關稅優惠,我方勢必採取對等措施,中國同樣將蒙受損失。

 

台灣對中國進出口情形。(資料來源:取自財政部關務署、中國大陸海關)

 

另外,根據財政部在今年8月公布的出口統計數據,對中國與香港則佔總出口額34.6%,僅比今年1月的33.1%稍高,創下近10年來單月次低。而以2022年數字來看,兩岸貿易依存度降到38.8%,堪稱10多年來的新低。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