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首款全電動車「野馬休旅」。(湯森路透)
隨著石化燃料開始出現庫存和污染等困境,各大車廠無不將「希望」寄託於新一代的電動車,期望能搶在全面換裝前,先行佔有一定比例的市場。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知名車廠福特(Ford),在推出首款電動車「野馬休旅」(Mustang Mach-E)後,日前更宣布砸下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279億8800萬元)、打算將其位於德國科隆的生產線升級改造,成為該品牌在歐洲最大電動車工廠,並冀望在2023年後轉型為「電動車限定」的生產線。
Ford is spending $1 billion to modernize a plant in Germany as part of a plan to sell only electric passenger cars in Europe by 2030. https://t.co/dL30E09Wh4
— CNN International (@cnni) February 17, 2021
除了歐洲外,看準電動車發展趨勢,福特甚至決定、在全球投資至少220億美元(約新台幣6157億4600萬元),讓生產線升級打造電動車,這筆鉅額投資遠遠比他們預定的數目高出2倍之多。
福特歐洲分部總裁羅利(Stuart Rowley)指出,過去一年、福特讓歐洲分部重組成功,同時公司也回到獲利狀態,「如今展望未來,我們要把精力和資金投注到電動車,等待那個『全電動車歐洲時代』來臨。」
事實上,除了著眼於新市場,投資電動車生產線背後,還是與歐盟(EU)嚴格法規有關。為降低氣候變遷和溫室氣體威脅,歐盟官方要求各大車廠著手降低排放,倘若無法即時達成目標,將對公司祭出鉅額罰款,讓車廠無不擔心受怕。
從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整個歐洲汽車市場中,電動車銷售比例大約占一成;不過在北歐的挪威,卻創下歷史先例、成為第一個電動車銷售比例過半的歐洲國家,達到54%的幅度。
Happy Valentine’s Day everyone and look what I’ve spotted!! The new @forduk Mustang Mach-E. In the metal this is a very handsome car with great proportions. Looking forward to getting behind the wheel of one of these soon. pic.twitter.com/EPQplw9cc2
— AutoBears (@Autobears1) February 14, 2021
除了提升自家設備和生產力,福特還與福斯(Volkswagen)結盟,聯手經營電動車這塊大餅,共同對抗當前的龍頭廠牌特斯拉(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