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鮮生意大騙局 你吃的魚36%不是你買的魚

國際中心 2021年03月20日 10:00:00
印尼雅加達市場海鮮攤販。(湯森路透)

印尼雅加達市場海鮮攤販。(湯森路透)

《衛報》(The Guadian)日前深入分析44份調查報告中,在餐廳、魚販及超市販售的逾9千個海鮮產品,揭發一樁全球性的海鮮生意騙局。

 

經由不同調查方法,專家發現超過30個國家的海鮮中,高達36%的產品標示都不合規範,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及紐西蘭的情況更嚴重,罪大惡極者為英國及加拿大販商、逾55%不符法定標準。雖然其中還是有些純屬誤植,但多數都犯下哄抬價格罪嫌。

 

 

由於海鮮堪稱國際貿易上流通性最高食品之一,供應鏈為之複雜且不透明,標示違規情形惡名昭彰。多數在國際公海捕撈的漁獲,得經由小漁船轉送至大型貨輪、再輸往各地,期間商人相當輕易能從中獲利,例如將魚塭養殖海鮮抬高至野生等級來賺得其中差價。

 

除了轉運過程,在海鮮餐廳的零售交易時相似情形特別猖狂,以歐洲地區最嚴重。一項研究是這麼進行的,逾百位學者對橫跨23國、共180家餐廳下訂單,收集了283個研究品項,並將下訂時的菜單、日期、價格、餐廳名稱及地址等數據回報實驗室,方便辨識DNA符不符合標示品種。

 

 

這項結果顯示,平均竟有逾三分之一的餐廳都標示錯誤,其中以西班牙、冰島、芬蘭及德國,佔比達40至50%最高,最常誤標的海鮮品種是烏鰭石斑魚( dusky grouper,mero)及肉魚(butterfish,也稱油魚)。梭鱸魚(pike perch)、龍利魚(sole)、藍鰭及黃鰭鮪魚(bluefin & yellowfin tuna)也有半數送成別的魚種。

 

在越南及柬埔寨大量養殖、經濟價值較不高的鯊鮎魚(shark catfish)與巴沙魚(pangasius),因為吃起來的口感,和一些如鱈魚(cod)、龍利魚及黑線鱈魚(haddock)的白肉魚相似,就很常被商人用來以假亂真。

 

海鮮食品驗出豬的基因

 

更不用說像蝦泥丸的海鮮加工食品,科學家從新加坡下單、收到錯誤商品機率便有38.5%,還從中驗出豬的基因。在中國當地市場30間攤商,買來的153份烤魚排中,更驗出高達58%替換率,甚至來自與有毒魚種河豚同家族的魚肉基因。

 

然而替代魚肉除了價值不符合消費者付出金額外,還將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風險或是副作用(常用被用來當作鮪魚的油魚(escolar)來說,就相較難以消化),或是營養價值極低,例如羅非魚(tilapia)假扮的紅鯛魚(red snapper),其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的含量就比真貨還低。

 

 

針對海產誤標問題,國際海洋保育組織「Oceana」已進行過近20次調查。2016年,他們分析全球55國的200份研究、收集多達2.5萬樣本,發現平均五分之一的海鮮都有標示錯誤情形,且每況愈下,到了2019年,另一份研究顯示,在加拿大的海鮮誤標率平均便高達47%。

 

研究指出,相似的「漁獲洗錢」(Fish laundering)手法,多和一些在亞非及南美沿海地區作業的國際漁船有關連,其中大多犯下未通報與未符合打擊非法捕撈漁業(IUU)所制定規範。估計年造成經濟損失可高達260至500億美元(約新台幣7344億至1兆4122億元)之高。

 

索馬利亞研究截至2020年統計數字,估計每年都有多達800至1400噸的非法捕撈漁獲,以重量來看,「就如同1500至2000萬頭牛被偷了一樣」。

 

關鍵字: 海鮮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