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羅群島捕鯨傳統 1428具屍體染紅海洋、垂死掙扎一小時才喪命

沈寧 2021年09月18日 10:00:00
商業捕鯨示意圖。(湯森路透)

商業捕鯨示意圖。(湯森路透)

屬丹麥王國海外自治領地,位在北歐擁有約5萬3千人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乘載捕撈海豚、鯨與村落家族分享食用的百年傳統「Grind hunt」。

 

法羅群島的12日捕鯨行動屠殺了1428隻海豚染紅大片海洋,創下該島有史以來最大捕撈量,單日宰殺量比惡名昭彰的「血色海灣」日本太地町(Taiji)一季的捕撈量還多,引起外界一片譁然。

 

 

綜合《歐洲新聞台》(Euro News)、《衛報》(The Guardian)、《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Grind Hunt是使用船隻驅趕海中哺乳類(海豚或鯨)至淺灘,岸上的屠夫再將其宰殺,並且拖行屍體至村落以分享肉塊給親朋好友,是一種取得食物的方式也是法羅人的文化認同之一。

 

多年來保育議題在生態與文化遺產上找不到平衡點。除了捕撈過程非人道,且人口稀少的島嶼根本不需要如此大量的鯨肉。當地居民受訪指出:「我身為法羅群島人感到尷尬丟臉」。

 

 

海豚遭追趕45公里

 

漁民在12日的大規模驅趕大西洋斑紋海豚 (Atlantic white-sided dolphin),海豚游到法羅群島東岸的Skálafjørður海灘,過程採用先進的快艇與水上摩托車追捕,距離長達45公里。

 

由於岸上人手不足、僅用小刀不足致死,導致多個海豚在淺灘上苦苦掙扎一小時,因失血或缺氧而死亡。一次性捕撈如此龐大數量的海豚遭到各界撻伐。當地民調顯示,僅有17%的法羅群島人經常食用鯨肉。

 

 

文化不足以成為藉口

 

此次捕撈行動也引起文化保育人士批評,法羅傳統捕基金會前任主席赫爾曼森(Hans Jacob Hermansen)表示,「他們抹煞我們想要傳達的守護文化遺產的初衷」。

 

法羅群島政府聲稱,平均每年的鯨魚捕撈量為600多隻,而大西洋斑紋海豚則是少非常多,2020年是35隻、2019年則是10隻。

 

法羅群島的海洋學家米克爾森(Bjarni Mikkelsen)表示如此大數量的捕撈已經是近一世紀前才會發生的事,歷史最大數量是1940年的1200隻,再來追朔1879年的900隻,然而他指的是一年份的數量。

 

 

狩獵者受批、持有證照

 

法羅捕鯨協會的主席舒爾達伯格(Olavur Sjurdarberg)指責,「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原先12日表示捕撈者回報發現約200隻的海豚群,沒想到數量如此龐大當地人們都非常震驚。

 

舒爾達柏格則表示此次捕撈行動並不違法且受批准,Grind Hunt在法羅群島是受管制的,不可以商業性捕撈,而是社區性觀察到有魚群才會出動,並且狩獵者必須持有專門證照。

 

他也持續為「傳統狩獵」辯護,表示正確的捕撈是相當人道,使用特殊長茅切斷脊椎僅一秒就斃命,「其實這種方式比畜牧業關押牛隻或豬隻還要人道」。

 

 

垂死掙扎、「美化捕鯨行動」

 

非營利組織Sea Shepherd則是批評法羅政府總是美化捕鯨行動,殺死鯨魚或海豚的時間根本沒有他們說得那麼快,通常死前都會在石頭或淺灘上掙扎,還得目睹自己的親人受苦。

 

法羅廣播公司記者Kringvarp Foroya表示當地大多數人對此行動感到心痛失望的,民調顯示50%的人口反對捕殺海豚,則80%人口顯示支持延續捕鯨傳統文化。

 

 

法羅群島傳統捕鯨行動仍是未解爭議,在文化遺產與環境保育、人道考量上苦苦拉扯。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