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耀武揚威、印度積極擴張 印度洋成「最可能爆發核武衝突」核心戰場

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 2021年11月20日 18:00:00
印度洋成為全球動盪不穩局面的核心舞台。圖為英國衛星通訊公司人員解說印度洋區域數據。(湯森路透)

印度洋成為全球動盪不穩局面的核心舞台。圖為英國衛星通訊公司人員解說印度洋區域數據。(湯森路透)

「沒有哪個海洋比印度洋更需要戰略上的穩定,印度洋可說是七大洋中最可能爆發核武衝突的地方,」

 

美國國防分析師湯瑪斯.巴內特(Thomas P.M. Barnett)指出,「在擁有核武的大國當中,海軍艦隊會定期往返印度洋的有:美國、英國、法國、俄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

 

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的對峙、中國與印度的區域對峙、美國在中東地區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的作為(其中包含對伊朗的遏制),這些都會在印度洋扣連起來。美國海軍戰艦在轟炸伊拉克或阿富汗時,總是從印度洋出發,美國空軍則從波斯灣基地和位於印度洋正中央的狄亞哥加西亞島(Diego Garcia)起飛,監視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國對伊朗的任何軍事行動,以及關乎石油運輸的後續攻擊,都是從印度洋的某處出發。同樣地,對沙烏地阿拉伯的任何動亂,或者對擁有兩千兩百萬人口和八千萬支槍枝,擁擠、缺水又隨時會爆發爭端的葉門,美國都採取一樣的回應模式。

 

負責查緝武器走私的美國海軍溫斯頓丘吉爾號航空母艦搜索小組,2月在索馬利亞海岸(屬印度洋海域)周邊發現一艘無國籍單桅帆船。(湯森路透)

 

印太將是本世紀全球衝突的核心戰場

 

二○○七年十月,美國海軍的海上新戰略,在羅德島新港的海軍戰爭學院公諸於世,內容既明示也暗示,美國海軍此後將在印度洋及毗連的西太平洋尋求永久的前沿部署,同時降低在大西洋的部署。而二○○八年公布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願景與戰略」報告書也以大篇幅做結論,直至二○二五年,印度洋及其附屬海域將是本世紀全球衝突與競爭的核心戰場。美國持續稱霸太平洋之際,顯然也企圖成為南亞一大強權。這顯示美國戰略重心離開北大西洋與歐洲,是一次重大的歷史性轉移。美國也許無法掌控中東「大沙盒」(big sandbox)內部的情勢,不過就像軍事分析家雷夫.彼得斯(Ralph Peters)所指出,這可以藉由箝制進出沙盒的門戶(曼德海峽和荷莫茲海峽)來彌補,而印度及中國也將跟進,在這兩個咽喉點擴大海軍部署。

 

印度與中國渴望躋身強權之列,同時也追求能源供應的安穩,因此勢必要「把目光從陸地轉向海洋」,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James R. Holmes)和吉原俊井如此寫道,同時指出,「美國在公海的優勢地位能否持續,存在一些揮之不去的疑問。」數十年來美國在公海占據優勢,確保了商業海事的穩定,一直被視為天經地義,而全球化本身也有賴於這種穩定。

 

假使我們正進入一個由多國共享公海控制權的歷史階段,而不像過去那樣由一國稱霸,那麼印度洋將是這更動盪不穩局面的核心舞台。

 

中印尋求勢力擴張

 

中國正在縱向尋求勢力擴張,也就是南向延伸至印度洋的溫暖水域;印度則是橫向尋求勢力擴張,與印度洋平行,向東和向西延伸至維多利亞時期英屬印度的邊境。根據一項報導,中國前主席胡錦濤對於中國海上航線的脆弱性表示惋惜,把它稱作中國的「麻六甲困境」:過分依賴狹窄、不易防守的麻六甲海峽進口石油,中國務必要想辦法解決這困局。

 

這種擔憂由來已久,打從一五一一年葡萄牙人攻下麻六甲開始,中國明朝的世界硬生生被阻斷。在二十一世紀解決麻六甲困境意味著,除了其他舉措外,最終要利用印度洋港口來運輸石油和其他能源產品,同時修築道路與輸油管,向北輸往中國心臟地區,如此一來,油輪就不必經過麻六甲海峽才能抵達中國。

 

這也就是為何中國急於統一台灣,把海軍能量重新導向印度洋的原因之一。

 

中國軍事上所謂印度洋「珍珠鏈戰略」(string-of-pearls strategy),其中一環就是在阿拉伯海的巴基斯坦瓜達爾(Gwadar)興建一座大型港口和情報站,在這裡中國可以監控行經荷莫茲海峽的來往船舶。中國可能還會利用巴基斯坦的另一個港口―瓜達爾以東七十五英里處的伯斯尼(Pasni),並修築一條新公路來連通兩港。在斯里蘭卡東海岸的漢班托塔(Hambantota),中國似乎在興建等同於石油時代的輪船加煤港。在孟加拉灣的孟加拉吉大港(Chittagong),中國公司一直積極開發貨櫃港口設施,中國很可能也打算讓海軍進駐該港。在緬甸,中國提供數十億軍事援助給執政的軍政府,協助興建商業和海軍基地,並提升、改造現有基地;修築從孟加拉灣到中國雲南省的道路、河道和輸油管,在孟加拉灣深處的科科群島(Coco Islands)建立監測站。

 

其中一些港口跟中國中西部城市的距離,比這些城市跟北京、上海的距離更近。這類印度洋港口有南北向的道路和鐵路連結,有助於中國內陸在經濟上突破封閉。中國正往南向和西向延伸,有意興建一條看似不大可能完成的鐵路,把最西邊的省分(越過世上海拔最高的地區)和阿富汗喀布爾南部的產銅地區連接起來。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7月穿過新加坡海峽(麻六甲海峽的一部份)。(湯森路透)

 

研判中國在印度洋布局

 

研判中國在此一地區的行動時,當然要極為謹慎。中國在印度洋的實際布局尚不明朗,也有待討論。華府有些人對珍珠鏈戰略的整個概念抱持懷疑態度。中國公開的基地建設,和其自認反霸權的友善態度並不一致。中國很少直白地進行掌控,而是嚴陣以待,靜觀其變,就像在瓜達爾港的情況,注意著新加坡港務局預備要在未來數十年接管港口營運(不過,一位新加坡官員告訴我,他的國家是個小國,在瓜達爾港對中國不構成威脅)。

 

很多輸油管線的起點在這些港口,由於穿越目前政局不穩的地區,因此中國並不急著把其中某些計畫往前推進。中國確實擱置了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瓜達爾港海濱煉油廠,這多少是出於安全的考量。不過,因受制於地理因素,加上中國和印度洋地區的歷史淵源(這部分我將會詳細說明),有些事顯然正在進行當中。倒不是建港計畫本身有可議之處,因為所有的港口建設都是依在地發展的現狀所決定,跟中國的利害關係僅屬次要。然而,耐人尋味又值得觀察的是,中國企圖取得歐亞南部邊緣地帶友善國家的現代化深水港,已在許多國家投資相當可觀的經濟援助,展開外交出擊,這讓北京在印度洋沿岸的海路航道更能拓展勢力。保衛這些海路航行安全,成了中國權力核心要推動建立一支藍水海軍的主要論據。

 

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的教訓是,世局詭譎多變,而印度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那裡將有軍民兩用的設施,不再是冷戰及先前年代銅牆鐵壁的軍事基地,駐軍的安排將隱而不顯,並完全倚賴上述的雙邊關係是否健全。

 

中國藉鄭和宣稱勢力範圍

 

中國為了投射力量、保衛商業及能源船隊,長期在印度洋尋求據點,從北京當局高規格紀念鄭和下西洋可以證明這一點。這位十五世紀的明朝探險家和海軍將領,引領船隊定期在中國、東印度、錫蘭、波斯灣和非洲之角間往返航行。鄭和出身於穆斯林家庭,具有蒙古血統,幼年時被擄進兵營,又遭受宮刑,後來進紫禁城當宦官,逐級晉升。他的寶船艦隊多達數百艘船舶,率領三萬名從員(包含醫生、譯員和占星家)前往中東海岸進行貿易、強迫進貢和宣揚國威。

 

中國近年來高度讚揚這位印度洋探險家的歷史壯舉,實際上就是在表明:這些海域始終是中國的勢力範圍。

 

在中國耀武揚威的同時,印度也期待在中東到東南亞的區域增加影響力。前印度海軍參謀長、海軍上將蘇里什.梅塔(Sureesh Mehta)首度出訪國外,就是西行前往波斯灣國家,該地區與印度的貿易正在急速成長。隨著經濟起飛,印度與伊朗、重建中的伊拉克之間,貿易也變得活絡。以印度和伊朗這兩個沿海國家為例,一個掌控著南亞,另一個主宰中東。美國人不習慣把兩國視為同類,但在某個關鍵的層面上,它們確實同屬一類。伊朗跟阿富汗一樣,已成了印度在戰略上對抗巴基斯坦的後方基地,也是其未來的能源夥伴。二○○五年,印度與伊朗簽訂了一項數十億美元的交易,伊朗將在未來的二十五年裡,每年供應印度七百五十萬噸液化天然氣。

 

雖然這項交易尚未被完全批准,一直懸而未決,但在可見的將來大抵會有進展。同樣地,雙方也一直商談修築一條從伊朗穿越巴基斯坦到印度的輸油管線,該計畫對穩定印巴之間的關係大有裨益,還能把中東和南亞緊密扣連在一起。印度也一直協助伊朗擴建阿拉伯海濱的恰巴哈港(Cha Bahar),這也是美國企圖孤立伊朗卻難以達成的一個因素。在過去,美國的權力來自歐亞大陸內部的分歧,當時很多國家都必須跟華府斡旋,才能獲取自身的利益。但目前歐亞大陸的長期趨勢是朝向大幅度整合,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美國可說是被迫出局了。

 

美國海軍溫斯頓丘吉爾號航空母艦2月21日在索馬利亞海岸(屬印度洋海域)查獲的非法走私軍武。(湯森路透)

 

「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海洋」

 

數百年來,印度在經濟和文化上,與波斯灣及阿拉伯海岸地區關係緊密,這一點經常被忽略。大約有三百五十萬名印度人在屬於「海灣國家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的國家工作,每年匯回家鄉的金額高達四十億美元。一九九○至一九九一年波斯灣危機期間,印度海軍無力從伊拉克和科威特撤離同胞,這恥辱是印度目前積極在印度洋進行海事部署的一大動力。

 

印度同時也和東邊的緬甸擴展軍事與經濟關係。民主的印度沒有餘裕去摒棄獨裁的緬甸,因為這個鄰國天然資源豐沛,倘若印度袖手旁觀無所作為,緬甸還有被中國完全接管之虞。事實上,印度希望打造出連接東西向陸路和輸油管的網絡,以便最終能擁有軟實力,主導從前涵蓋了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的英屬印度(Raj)地域。

 

由於商業利益和政治勢力的擴張與重疊,印度與中國之間的競逐,最終將在海域(而不是陸地)上演。趙南起在擔任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時宣稱:「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海洋。」此一態度尤其是針對孟加拉灣而言,中印兩國都將在這個海灣大幅擴展軍事勢力,因為那裡靠近緬甸,離安達曼―尼科巴群島(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也很近,這個群島是印度的領土,鄰近麻六甲海峽入口。反過來說,印度和中國對於相同海路航線的共同倚賴,也會讓兩國形成一種聯盟,在某些情況下隱含著與美國對抗。換句話說,印度洋將是全球大國爭鋒的地方。加上印度洋毗鄰近東與中亞,一場新的地緣政治大博弈就此形成。

 

冷戰對峙使得區域研究出現人為的二分,導致中東、印度次大陸和環太平洋成了被切割的實體。然而,印度和中國透過貿易、能源和安全協定,與東南亞及中東地區有了更整體性的連結,亞洲再次嶄露單一有機體的形貌,就像它在歷史早期那般,而今透過一幅印度洋地圖展現出來。

 

※本文擷取自《季風亞洲:二十一世紀大國賽局與地緣政治的衝突核心》,馬可孛羅出版。

 

作者簡介

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
美國資深記者、地緣政治專家、旅行作家。過去三十年間,他擔任《大西洋》(The Atlantic)月刊記者,撰述可見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等重要報章雜誌,觀點經常引發相關政治、媒體、學術界討論。


他也曾擔任美國智庫戰略預測公司(Stratfor)地緣政治分析主任、美國海軍學院(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客座教授、五角大廈國防政策委員會(Defense Policy Board)委員、華盛頓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資深研究員。《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兩度將他列入「全球百大思想家」之林。


卡普蘭曾實地採訪中東、兩伊戰爭、巴爾幹半島、前蘇聯與阿富汗戰爭等戰略要地與新聞前線,至今已有十數本關於外交事務、地緣政治及旅行相關書籍。在台出版作品包括《世界的盡頭》、《南中國海》、《地理的復仇》、《歐洲暗影》、《重回馬可孛羅的世界》、《西進的帝國》等書。

相關著作:《重回馬可孛羅的世界:戰爭、策略與二十一世紀的歐亞大陸新變局》《西進的帝國:地理如何形塑美國的世界地位》《歐洲暗影:一段橫跨兩場冷戰、三十年歷史的東歐邊境之旅》

譯者簡介

廖婉如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任技術學院講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巴黎藍帶學校廚藝學校日記》、《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變臉的緬甸》、《愛情的險岸》、《心靈之眼的旅程》、《匠人》(以上均為馬可孛羅出版)等。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