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現代達爾文】美國權威博物學家威爾森逝世 享壽92歲

盧睿鋐 2021年12月28日 12:00:00
美國生物學家威爾森。(湯森路透)

美國生物學家威爾森。(湯森路透)

美國博物學家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以對螞蟻、生態學、演化生物學及社會生物學的研究聞名,不僅開拓多項研究領域,同時也致力於捍衛生物多樣性、主張環保,其著作也贏得兩項普立茲獎,被譽為「達爾文的傳人」。

 

威爾森所屬的基金會(EO Wilson Biodiversity Foundation)27日宣布,指威爾森已於當地時間26日在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的家中過世,享耆壽92歲。

 

 

基金會並未公開威爾森的死因,但計劃於2022年舉行哀悼會。基金會主席埃利希(Paula Ehrlich)說:「威爾森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以追求知識為最大的樂趣。他是位堅韌、勤奮不懈的思想綜合者,他那專注於科學的勇氣、富有詩意的聲音也改變了我們理解自己以及地球的方式。」

 

自小就對大自然有興趣

 

威爾森1929年出生於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Birmingham),自幼就沉醉於大自然,他的雙親在他8歲的那一年離婚,對於威爾森來說,森林及潮池變成他生活中唯一的慰藉,他在1994年的回憶錄中寫道:「我能數得清楚有多少隻動物。人類彼此間的關係反而更為困難。」

 

威爾森某一天釣魚的時候,意外被魚鰭刺傷,導致右眼幾近全盲。但危機也是轉機,從此威爾森的注意力轉為更微小的生物,這樣他就能近距離觀察,他選擇螞蟻作為研究對象,開啟長達一生的研究歷程。

 

 

威爾森13歲時發現全美第一批外來種火蟻,該品種火蟻後來變成美國南方的主要害蟲。畢業後威爾森進入阿拉巴馬州大學,在那研究美國南方的原生種螞蟻「Dacetini」,他在回憶錄中說:「在顯微鏡下牠們是所有昆蟲當中最美麗的物種之一。」

 

接著,威爾森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在1953年前往世界各地研究螞蟻的多樣性,首先是古巴,接著前往墨西哥、新幾內亞及南太平洋諸島嶼。他也研究螞蟻的地理分布範圍,希望能找出螞蟻是如何遍及各地以及新舊物種間是如何交替的。

 

美國南方的原生種螞蟻。(圖片取自Scott Bauer)

 

威爾森返國後和凱莉(Irene Kelley)結婚,並育有一女。他也在1956年以新任教授之姿於哈佛大學展開多項研究,其中一項研究是要發展能夠預測生命多樣性的理論。

 

他找到賓州大學的生物學家麥克阿瑟(Robert MacArthur),兩人以及旗下的畢業生在佛羅里達礁島群(Florida Keys)進行實驗,想證明島嶼面積、距離會影響生物多樣性,結果發現島嶼的生物多樣性取決於物種的移民率及滅絕率(extinction rates)間是否保持動態平衡,他們也在1967年出版《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成為生物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威爾森反對濫伐雨林。(湯森路透)

 

威爾森也好奇,不同物種的行為是怎樣演化的,他以螞蟻為研究對象,發現天擇理論難以解釋螞蟻分工合作的行為,他在一名英國畢業生漢米爾頓(William Hamilton)的作品中找到靈感,漢米爾頓主張,生物學家不應該只著重於動物本身,而是要觀察動物基因。

 

 

社會生物學論點引發爭議

 

威爾森結合漢米爾頓的理論,在1971年出版《昆蟲社會》(The Insect Societies)、1975年出版《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將他們在螞蟻身上觀察到的結果應用在其他動物身上,並認為人類的行為可能是由基因先天決定而非後天學習,此論點一出,引發極大爭議,有些人認為威爾森的觀點充滿種族主義、性別歧視。

 

威爾森一生中共發現超過400種螞蟻,並證實螞蟻會藉由散發費洛蒙和彼此溝通,他在1978年出版的著作《論人性》(On Human Nature)贏得普立茲大獎,書中闡述生物學和人類行為間的關聯。

 

他也是積極環保倡議人士,認為隨著人們大量濫伐雨林、破壞其他物種的棲息地,會讓無數物種瀕臨滅絕,但他並未因此絕望,反而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人類可以從征服者轉變為管理人。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