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政府可能協助或傷害新創社群 從西雅圖經驗看見三個問題

西雅圖天際線。(Pixabay)

西雅圖天際線。(Pixabay)

市府官員參與該市的新創社群時,應該謹記一點:只做你最了解的事。我之所以知道這點,是因為我代表西雅圖市做這件事四年多。新創社群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地方政府對新創社群來說可能是有益的參與者,也可能是有害的參與者。

 

無論你是政府單位「派來幫忙」的,或是對「這個城市能為新創企業做些什麼」有點想法的市民,你只要問三個問題,就有可能找到答案:需要什麼?缺少什麼?政府能做什麼?

 

無論你的優勢是什麼,你都必須先評估本地的局勢。

 

如果你是政府官員,下一步是好好照照鏡子。你可能在外面有高高在上、愛發號施令的名聲(也許還真的名不虛傳)。你需要先改變思維。面對創業圈,你需要先嘗試由下而上、培養能力的方式,總是聘請有創業經驗的創業者來代表政府參與新創社群,職業官僚在這種情況下的幫助有限。

 

西雅圖市聘請我擔任第一位「新創宣導長」時,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傾聽創業者的意見,提供一對一的支持,並確定型態與趨勢。這種傾聽與收集資料的流程,影響最初規劃的優先順序。我們也透過不斷的社群參與,來經常更新這些優先順序。雖然市府可能有一些不錯的想法,但是在支持新創企業時,走出辦公樓去接觸在地的新創社群很重要!

 

▍ 我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

 

我先從我們在西雅圖決定不碰的兩個領域開始談起,但是在你的社群裡,那可能是值得探索的地方:

 

● 財務資本:在西雅圖,我們很幸運有一批早期的忠實投資者,他們把在地創業者列為優先投資的對象。因為有這些資產,我們沒有優先設立一個城市新創基金(碰巧我們的州法律也禁止這樣做。)即便如此,重點是,切記,政府通常不適合當創投業者。

 

● 實體空間:無論是為新創企業提供租金低廉的場地,還是促進合作,工作空間及偶然的接觸都可以降低創業者的進入門檻,這是政府可以提供的一項資產。但是在西雅圖,情況並非如此。我們把每塊政府用地都拿去打造平價的住房了,私營部門已經推出四十個共同工作空間來滿足市場需求,而且供給仍不斷增加。

 

西雅圖夜景。(Pixabay)

 

▍ 缺少什麼?

 

至於我們發揮作用的另一些領域,我常說那些領域往往不歸屬在政府的傳統部門之內,但政府可以介入以填補空白並發揮重大的影響。

 

● 連結:例如,透過我們的新創網站來分類資源、為新創企業提供直接的支持(在市區的共同工作空間,而不是在市府內)。西雅圖目前的「新創宣導長」是大衛•哈里斯(David Harris),他也是一位創業者,他是分類方面的專家。他會回答創業者的問題,或加速解決問題,或幫他們介紹能幫上忙的人(這個方法在我們的新創社群裡很管用,因為我們有一大群創業者願意、也有能力幫助其他的創業者)。如果你的社群尚未達到這種臨界規模,即使只有一小群投入的領導人,也可以開始激發改變。在西雅圖,我們有一股共同合作的氛圍推動著創新發展—邀請任何人喝杯咖啡都很容易。但這裡仍有改進的空間,對於被阻隔在外的人來說,這個社群可能很難進入。因此,我們特別關注面臨制度障礙(例如難以取得財務資本、社會資本)的少數族群。我們努力降低有色人種、婦女、移民社群所面臨的門檻。這樣做不僅是因為這是正確的事,也因為這樣做是明智的(多元化的社群表現得更好)。

 

● 開發人才:即使在一個工程師密集的城市裡,新創企業也很難爭取到技術人才。這是每一場一對一的會面或每年的社群活動上一再出現的議題。由於我們的四年制大學與社區大學所提供的人才供不應求,我們一直努力支持「加速培訓方案」(也把政府的資金挹注在這裡)。

 

由於運算思維已變成一種生活技能,早期的接觸與教育可能對創新有幫助。全國各地的公立學區都提供Code.org 之類的專案,支付教師津貼,讓他們去上電腦教師培訓課程,以便在學校開電腦課。地方政府在推行這種專案方面可以發揮影響力,並為技能中心及理工教育中心(STEM school)的設立奠定基礎。

 

● 召集:民選官員雖然沒有多大的權力,但可以把那些通常不願說話、更遑論合作的競爭對手都請到談判桌來。政府單位可利用這種召集力來探索公民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召開傾聽會議,為新創企業帶來實質的結果。二○一二年,當時的西雅圖市長邁克•麥克金(Michael McGinn)召集了一群新創企業的領導者,最終促使西雅圖市啟動了「西雅圖新創方案」(StartupSeattle)。現任市長珍妮•杜坎(Jenny Durkan)剛上任的那幾個月,也召集了類似的小組來審查政策提案,並為她的執政團隊探索新點子。不過,新創社群看不到談話落實為行動時,可能會對這種會議感到厭倦。所以,政府需要做的,不只是促進討論而已,他們也需要成為變革的推動者。

 

▍ 政府擅長什麼?

 

最後,在地方政府的傳統模式中,還有兩個關鍵領域是西雅圖的領導人剛開始參與的。千萬別忽視了這些地方!

 

● 政策發展:政府掌握公共政策權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民選官員若能了解「他們可以控制什麼vs. 他們可在哪裡發揮影響力」,並在制訂政策時聽取社群的意見,他們可以因此受惠。雖然任何城市法規都可能抑制創新,但政府可以提供獎勵措施,例如延長對新企業的稅收減免,或是對淨收入課稅,而不是對總收入課稅。競業禁止協議通常屬於美國各州的職權範圍。加州在這方面一直享有競爭優勢,因為它沒有對人才流動實施這種限制。在國家層面,美國有許多獎懲方案,不勝枚舉。不過,從資本形成政策到移民政策,再到(日漸式微的)創業簽證,政府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來支持新創企業!

 

● 廣為宣傳:我從西雅圖市長杜坎召開的新創會議上得到最訝異的見解是,與會者強烈要求她使用一項不花錢、但影響力無價的資產:她的表態。長久以來,我們可能都有西雅圖人慣有的和善、自嘲心態。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像前紐約市長邁克•彭博(Michael Bloomberg)那樣拍胸脯宣稱自己是「永不眠的矽谷」。但是,熱情宣揚在地新創企業的精彩故事,是每位市長都可以善用的資產。

 

希望以上的簡要概述(我們正在做什麼、沒做什麼、以及可做什麼)可以幫大家了解,地方政府如何支持在地的新創社群。

 

※作者為Create 33執行董事;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經濟發展處前代理主任

 

※本文摘取自《新創社群之道:創業者、投資人,與夢想家的價值協作連結,打造「#先付出」的新創生態圈》,八旗出版。

 

作者簡介

 

布萊德.費爾德(Brad Feld)

 

創業加速器Techstars聯合創辦人、《創業投資聖經》共同作者,被譽為美國新創傳奇。

 

作為資深創投與企業輔導者,費爾德的投資範圍涵蓋全美科技公司。他所創立的Techstars獲得《富比士》評比為最高等級白金級,是全球最活躍的早期投資者。其著作《創業投資聖經》更是矽谷律師人手一本的創投聖經。

 

費爾德曾在2012年寫作《新創社群》(Startup Communities),分析科羅拉多州人口僅十萬的博德市如何必肩矽谷,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創業聚落。拜其研究與推廣,新創社群遍及世界各地。然而,他不禁思考,當新創社群必須與較傳統的管理部門共存時,又該如何協力共創價值?本書即為此提出解答。

 

伊恩.海瑟威(Ian Hathaway)

 

Techstars全球新創生態圈發展計劃資深總監、聯邦準備銀行與WTO的經濟學家。

 

海瑟威曾為科技、媒體、金融領域的頂尖企業提供創新、策略、公共政策方面的顧問服務,也為歐美的軟體、媒體、消費新創企業提供諮詢,並投資那些公司。他的研究成果在眾多著名研究機構發表,也散見於各大媒體,其中包括包括《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等。

 

海瑟威與費爾德結識於2014年,後者曾協助他規劃在紐約大學「創業城市」這門課的內容。在密切交流後,他們決定共同寫作《新創社群之道》。海瑟威注意到,創業者打造社群的方式,與其他積極想打造社群的傳統機構明顯不同,儘管公/私部門、傳統/新創企業的差異不是新聞,但歸因於某一方不明事理,徒然製造對立。他開始尋找解決方案,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研究、交流,他與費爾德決定以複雜適應系統作為解釋新創社群的核心概念。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作等身。近期譯有《謬誤與真相》、《極端不確定性》、《以太奇襲》、《吃佛》等。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