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訪美國的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美聯社)
《美聯社》(AP)報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近日出訪美國,與總統拜登(Joe Biden)、賀錦麗、裴洛西等重要高層展開會晤,30日受邀出席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座談會,李顯龍強調、希望台灣海峽局勢保持現狀,「若有變化、絕不能用武力或非和平的方式發生。」
China’s Ukraine stance raises awkward questions on Taiwan, Singapore PM says https://t.co/07yg6CnzCS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News) March 30, 2022
「除了對烏克蘭現狀反應外,我們還應思考、亞太地區可能發生衝突的方式,以及避免衝突的手段,像是建立一種機制、流程或戰略方針,來防止既有威懾力失效。」
長年以來,新加坡一直扮演美中之間「調停者」,但近年來卻不斷被親美、親中等標籤,讓這個中介人角色愈發難以執行。
解讀李顯龍觀點,新加坡政治學者莊嘉穎認為,當俄烏爆發戰爭後,星政府對台海危機的關切度有些許上升,但是從總理的言論中,實際戰略定位和手段卻依然不明確。
「一旦台海發生戰爭,美國可能會期盼、新加坡在後勤補給做出援助,屆時我方處境勢必陷入尷尬。
新加坡向來是利益導向,希望不會有矛盾升溫存在。但現在沒有很清楚考慮到下一步該怎麼走,真實狀況下,如果真的發生危機,星國可能會先靜默一陣子,然後才會有後續行動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