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重返國際舞台 其實是擺脫「國際孤立感」的外交派對

郭正原 2022年11月18日 23:20:00
習近平在G20峰會、APEC年會和多國領袖舉行雙邊會談。圖為習近平17日會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聯社)

習近平在G20峰會、APEC年會和多國領袖舉行雙邊會談。圖為習近平17日會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聯社)

在中國外交部正式發布的聲明中,領導人習近平在為期3天,剛落幕的G20峰會中,和多達11個國家領袖、以及聯合國秘書長舉行雙邊會談:專家認為,此舉是中國藉由俄烏衝突、糧食危機以及氣候變遷等問題,擺脫因美中競爭產生的「國際孤立感」。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G20峰會的3天時間裡,包括美國、南韓、印尼、澳洲、法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阿根廷、南非、塞內加爾共11國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秘書長舉行雙邊會談,顯然扣除掉正式場合,幾乎所有行程都被雙邊會談填滿。

 

在緊接著登場的泰國曼谷APEC峰會上,習近平又分別會見了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和紐西蘭等國領導人。

 

 

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稱,「這是習近平在『二十大』上鞏固了國內權力後的亮相派對。」有採訪記者則打趣稱,這就像是個疫情解封之後,所舉行的的「報復性外交派對」。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東亞系副教授馬釗稱之為「冷和平」,即國家間關係緊張但大致和平,由於缺乏外交互動,暫時處於冷卻狀態。去年以來,各國放開防疫限制的步伐不同,但都陸續走出「冷和平」;而還在堅持「清零」的中國,則成了最晚抵達派對的客人。

 

再加上美中競爭導致與西方關係緊張,俄烏衝突又進一步考驗中國的「外交站位」,宋文笛對此則形容為中國的「國際孤立感」。而這正是此次「外交派對」上想要擺脫的,因此找了最多人來敘敘舊。

 

(延伸閱讀:【拜登普丁都缺席】CNN:習近平成APEC焦點 沒官媒包裝國際舞台頻失儀

 

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逾3個小時,雖然這次會面並沒有達成什麼新的成果,但並非毫無作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認為,拜登和習近平在「拜習會」後,態度有所軟化,承認雙方有競爭,但不應演變為衝突,並強調美中兩國必須負責任地管理這種競爭並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

 

宋文笛認為,習近平在放出訊號,讓其他國家在看到中美兩國領導人友好互動後,能比較自在的與中國打交道;因此隨著疫情接近尾聲,習近平抓住這一勢頭,更積極地謀求與這些國家重新建立關係,這次G20是絕佳時機。

 

馬釗強調:「鑒於美國著力打造以核心議題(issue-based)為基礎的盟友或夥伴國家網絡,中國也要試圖尋找不同議題,拉攏分化各國。因此,雙邊會談有利於尋找國家之間的共同利益。」這次G20,各國領導人們頻繁互動,很難說建立友誼,但至少打破「冷」的狀態。

 

從川普時代的貿易戰開始,美中關係開始呈現「自由落體」態勢,互關領事館,逮捕孟晚舟,相互制裁,科技封鎖,言辭上交鋒更激烈:直至今年8月美眾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和中國進行「環台軍演」,兩國關係跌落谷底。讓「新冷戰」這個名詞不斷出現,讓外界對中國與西方關係不抱期待。

 

在此背景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研究員考伯垂(James Crabtree)表示,習近平和主要國家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談,本身就已有極重大的意義,他們要是還能連帶聊聊一些G20關心的議題(氣候、俄烏、糧食)等,就已經算是成功了。此外,中國似乎還帶著一份「額外大禮」,對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

 

南韓首爾梨花大學國際研究教授伊斯利 (Leif-Eric Easley) 認為,習近平緊湊的雙邊會議日程是一場魅力攻勢,或許無法在棘手的經濟和安全問題上取得進展,但起碼可以防止外交關係惡化。

 

對中國來說,擴大外部聯結是在日益激烈的中美競爭中,重新奪回主動權的機會。拜登政府的晶片禁令讓中國深感壓力,因此習近平才會說,強推「脫鉤斷鏈」只會損人不利己,反對把經貿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國際關係副教授李明江指出,華府在全球的壓力讓中國感受到必須採取額外的動力來對抗,「未來幾年會繼續看到中國認真努力推動大國外交。」

 

關鍵字: 習近平 G20 中國 美國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