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導火線】無視中國宣稱擁有阿魯納恰邦主權 印度搶先宣布投資近6億美元強化邊防

郭正原 2023年04月11日 13:55:00
印度中央政府內政部長夏哈,在當地藏人官員陪同下前往邊境哨所視察,並持望遠鏡遠眺對峙的中國軍隊。(取自夏哈推特)

印度中央政府內政部長夏哈,在當地藏人官員陪同下前往邊境哨所視察,並持望遠鏡遠眺對峙的中國軍隊。(取自夏哈推特)

印度內政部長夏哈10日訪問印度東部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阿魯納恰邦(當地屬於中國聲稱握有主權的藏南地區),更宣布將推動高達5.85億美元(約480億印度盧比)的開發計劃,改善當地居民生活,強化邊境控制能力。

 

路透報導,印度內政部長夏哈(Amit Shah)訪問阿魯納恰邦的行程,遭到北京當局批評,指他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而夏哈在北京抗議後數小時,便發表了要在當地推動開發計劃。夏哈指出,這項計劃將涵蓋4個邦將近3000座村莊,以及一處聯邦直轄地區,目標則是協助當地居民脫貧改善生活,扭轉人口外移的趨勢,進而強化邊境地區的實際民政管轄權力。

 

夏哈在訪問期間還指出,正是仰賴長期部署在當地的印度軍隊,才能確保沒有人覬覦邊界、侵占土地。阿魯納恰邦是新德里和北京之間邊境衝突的最新導火線,去年12月雙方部隊曾在該邦的達旺地區爆發大規模鬥毆混戰;而印度當局在上周拒絕了中國對阿魯納恰邦,包括5座山在內的11處地點的更名。夏哈訪問1962年衝突中首先被解放軍攻占的基比圖(Kibithoo/中國稱打壩),更表示新的「村莊計劃」將為當地帶來銀行、電力、天然氣、工作、物理以及數位上網等一系列硬體設施。

 

夏哈在當地視察藏人生活,並宣布加強當地建設的「村莊計劃」。(取自夏哈推特)


中國民政部2日宣布重新命名11個藏南地區地點,添加漢字名稱地域分別位於錯那縣、墨脫縣、察隅縣和隆子縣。11處地名分別為「邦欽」、「江卡宗」、「羅素日」、「疊普日」、「達東」、「齊布日河」、「東孜拉峰」、「格多河」、「古玉通」、「尼瑪崗峰」和「久紐澤崗日」,而印度方面則於4日加以拒絕。中國政府曾在2017年4月和2021年12月發布兩批名單,將中印主權爭議地域配上漢字名稱。

 

 

藏南問題可追朔自1911年中華民國建立,原本蒙古、西藏等政權是建立在臣服於大清帝國的藩屬關係,民國建立後,地方政權也順勢宣布獨立,但隨後北洋政府(皖系徐樹錚)1919年以武力逼蒙古取消獨立。而在西藏,大清帝國在1905年派趙爾豐鎮壓西藏民變,但在辛亥革命後,原本派駐西藏的四川新軍退出當地,西藏成為實質獨立的國家;此後西藏和中華民國在四川以及後來建省的西康地區也有武裝衝突,但隨著軍閥混戰、抗日到國共內戰,民國政府也無力重視西藏問題。

 

西姆拉條約的三方代表
西姆拉條約的中華民國(左)、英屬印度(中)以及西藏當局(右)三方代表。(取自維基)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成立後,便調派大軍瓦解抵抗後進入西藏,聲稱「和平解放西藏」。而1948年獨立的印度則認為繼承英屬印度領土,出兵控制1913至1914年談判的西姆拉條約(Simla Accord)所劃定的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以南的西藏領土;該條約由中華民國、英屬印度以及西藏當局舉行會議,但中華民國拒絕簽約。該條約實際上使流亡至印度的西藏政府(或者稱圖博政府)以及領袖達賴喇嘛處於非常尷尬的位置,除了國土被現今中國政府控制外,還得被迫承認原為西藏領土的阿魯納恰邦屬於印度。

 

1962年中印衝突中,解放軍出動大軍一度佔領阿魯納恰邦包括達旺地區在內的重要城鎮,但隨後因種種因素後撤至麥克馬洪線以北,當地遂於1964年由印軍重新控制。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