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僅27%」創新低! 專家:已經不錯、北京會接受

劉孜芹 2023年12月11日 14:30:00
香港新一屆區議會選舉10日舉行,投票率僅27.54%。(美聯社)

香港新一屆區議會選舉10日舉行,投票率僅27.54%。(美聯社)

香港7月通過《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後,10日舉行首次區議會選舉,在沒有任何「泛民主派」候選人參選的情況下,被諷刺為「僅限愛國者」的選舉。

 

雖然比較基層的區議會選舉,已是香港各級選舉中最具民主代表性的,但這屆區議會選舉投票率仍只有27.54%,創下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的最低紀錄,凸顯香港選民開始覺得「選舉沒有意義」。也有專家認為,在遭受抵制等種種不利的情況下,27.54%的投票率「已算不錯」,北京當局會接受且理解。

 

路透社報導,這次區議會選舉是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的第7屆選舉,自10日早上8時30分開始投票,原定晚間10時30分結束,但由於選民登記電子系統晚間8時左右發生故障,選舉管理委員會決定延長投票時間至深夜12時。雖然多了1.5個小時投票,但據香港選委會11日統計,最終投票率只有27.54%,全香港430萬合格選民中只有119萬3193人投票。

 

香港在「反送中」運動以及「港獨」出現之後,先實施「國安法」,又修改立法會及區議會的選舉制度,目的是為了只讓「愛國者」參選並進入管治架構,以符合北京所制定的「愛國者治港」原則。

 

本屆選舉在此原則之下,泛民人士包括民主黨派遣的參選代表,都未能通過層層篩選關卡,是民主派38年來首次「缺席」區選。因此,本屆選舉的候選人無論屬於什麼黨派,或是獨立參選,其實都可以被視為「愛國愛港」陣營,都是支持政府的建制派。

 

 

 

民主黨人之一、未能參與競選連任的香港屯門區議會副主席黃丹晴便指出,可以看出,每個人都開始覺得「選舉沒有意義」。他還說,即使是建制派的支持者也在問自己為什麼須要投票,「因為結果都是一樣的」。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迄今共舉行6次區議會選舉,2019年「反送中」抗爭期間,投票率達到破紀錄的71.23%,當年有294萬人投票,「泛民主派」也取得空前勝利,被視為對親北京特區政府的不信任投票。其餘5次投票率介於35%至47%之間,最低的是1999年,約35.82%,但這次區選舉投票率改寫最低紀錄。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香港政府這次動員「所有愛國力量」,收獲27.5%的投票率,已算不錯。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地方選舉的競選氣氛向來不熾熱,這次反對派未能參與選舉,在他們的支持者抵制等不利情況下,仍有超過有27%投票率「已算不錯」,他認為(北京當局)可以「收貨」(接受)。

 

劉兆佳相信,(北京)中央對投票率會有較清醒、務實的理解,不會盲目以為可以透過特區政府及愛國力量大規模動員宣傳,就能夠將投票率推至較高。
 

另外,民建聯成為區議會選舉大贏家,取得過百議席,成功率達9成。劉兆佳分析,這與該黨過去在地區工作表現有關,新選制反映當局「不希望區議會有太多黨派林立」,而是著重吸收對服務地區有熱誠的人士,相信這次結果會讓區議會選舉遊戲規則更清晰,其他政黨政團日後也會加強地區工作。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