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國民黨與蘇哈托 彭博專欄:亞洲民主脆弱因公民社會得以延續

洪毅 2024年12月07日 22:07:00
尹錫悅頒布戒嚴令後,許多民眾立刻上街聲援民主。(美聯社)

尹錫悅頒布戒嚴令後,許多民眾立刻上街聲援民主。(美聯社)

對於南韓總統尹錫悅引發的戒嚴風暴,彭博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將其與國民黨把持台灣國會、蘇哈托幽靈重回印尼並列,說明亞洲乃至世界的民主從來就不是牢不可破的,甚至是脆弱的,因為公民社會主動、積極的爭取,讓民主得以延續。

 

瓦斯瓦尼撰文指出,當尹錫悅在3日晚上許多民眾準備入睡時頒布戒嚴令後,成千上萬首爾民眾迅即走上街頭,議員排除萬難進入國會,所屬的政黨「國民力量」旋即表態反對,最終戒嚴令被迫解除;雖然這件事玷汙了南韓民主,但是南韓民眾站出來,說明在多年的軍事獨裁後,他們拒絕放棄民主自由。

 

瓦斯瓦尼指出,威權統治是亞洲長期存在的政治特徵,中國在習近平治理下日益集權,北韓愈發向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靠攏,民主在一些亞洲國家有時還是脆弱的,因為公民社會願意站出來,捍衛法治平等,拒絕酬庸及裙帶而得以存續。

 

曾在蘇哈托麾下擔任軍事將領、有侵犯人權紀錄的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成為印尼總統,副手還是前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之子吉伯朗(Gibran Rakabuming Raka),大有復辟裙帶政治的味道,但是印尼現在已是個雖然混亂,但是公民社會及媒體蓬勃發展的國家,不會允許過去的軍事專制捲土重來。

 

5月30日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爭議修正的抗議活動。(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瓦斯瓦尼寫道,台灣在40年的國民黨威權統治後轉向民主,也是頗具意義的事跡,台灣與印尼民眾現在都對民主帶來的權利認真以待,對回到黑暗的過去持謹慎態度,今年8月,印尼民眾在國會外示威抗議,迫使立法者收回實質上將不支持普拉伯沃或佐科威的候選人排除出地方首長選舉的法案。

 

瓦斯瓦尼接者寫道,台灣也有類似的事情,例如今年5月,親中政黨試圖削弱府當選總統的賴清德的權力,引發抗議,儘管備受爭議的法案最終通過,但是挑戰法案的抗爭行動並沒有因此停下來。

 

瓦斯瓦尼還在文中引述不少專家的說法,例如成均館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趙成民(Sungmin Cho)表示,南韓的民主體系造就了向尹錫悅那樣的非民主領導人是不幸的,但是尹錫悅的行動卻「無意中凸顯了南韓的民主韌性」。

 

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新聞法律與倫理助理教授張喜洙(Heesoo Jang)則表示,南韓的戒嚴風暴不只是國內問題,它是個值得所有民主國家持續保持警惕的殷鑑,「民主不會自行維持下去,而是需要積極的警覺」。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