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戒嚴鬧劇風波持續延燒。(美聯社)
南韓戒嚴鬧劇風波持續延燒,隨著總統尹錫悅的權力可能在「有程序提前下台」的執政黨建議下遭到架空,引發在野陣營的強烈抨擊,南韓政治似乎已陷入執政在野兩黨的權力鬥爭。
隨著南韓政治陷入混亂,股市風險隨之加劇,表現進一步落後台灣,台灣加權指數今年上漲30%的同時,南韓KOSPI指數卻下跌了8.5%,韓媒甚至坦言,當南韓經濟的成長預測下調時,台灣就會上調。兩國經濟似乎出現「命運的分化表現」。
彭博新聞報導,台灣股市加權指數年上漲近30%,有望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佳表現,這歸功於台灣在全球人工智慧(AI)熱潮中大放異彩,台股市值已超越南韓約9500億美元(30.8兆新台幣)。其中,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股價今年飆升80%,成為台灣股市表現的主要推動力。
台積電是輝達(NVIDIA)與蘋果(Apple)等AI科技巨擘的關鍵供應商,占台灣加權指數權重的37%。而且,除了台積電,台灣其他AI相關企業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在全球市場表現不俗。
高盛集團數據顯示,台灣超過40家與AI相關的公司占MSCI台灣指數約73%權重。相比之下,南韓的比重僅為33%,位居亞洲第2位,且只有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兩家公司。這顯示出台灣在AI領域的強大實力,特別是因台積電而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韓三星電子股價今年已下跌31%,是南韓股市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許多投資者擔憂三星在AI競賽中進展緩慢,且面臨管理問題。據稱,三星電子在高頻寬記憶體(HBM)領域的競爭中處於落後,目前無法大量向輝達供應第5代產品(HBM3E)。
同時,總統尹錫悅因實施短暫戒嚴引發的政治風暴持續延燒,進一步削弱市場信心。南韓股市(KOSPI)今年下跌超過8%,成為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的之一。
即使隨著川普重返白宮,美國即將實施更高的關稅,投資者也認為台灣的處境可能比南韓更好。台灣的出口品,如半導體等核心科技零件,過去曾被免除部分關稅,預計這次也將受到類似待遇。另外,台灣本地投資者的活躍度及對AI主題的關注,也為股市提供了穩定的支撐。
摩根大通分析師巴特拉(Rajiv Batra)在1份分析報告中寫道:「人們會記得,上次許多台灣出口產品都被免除關稅,因為它們是美國科技供應鏈的關鍵組成部分。 」
在貨幣方面,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約5%,韓元兌美元匯率則下跌約9%。儘管如此,分析師指出台灣經濟基本面更穩固,對未來幾年的支持力可能持續增強。
韓聯社報導也指出,當南韓的經濟成長預測下調時,台灣成長預測就會上調。11月28日,南韓央行打破市場預期,連續兩度下調基準利率,將今年GDP成長預期從2.4%下調至2.2%,明年預期從2.1%下調至1.9%。台灣則將今年的成長預測從3.9%上調至4.27%,明年的預測從3.26%上調至3.29%。
分析指出,台灣在全球AI熱潮及其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讓其股市表現及經濟前景相對南韓更具優勢。未來1年可能持續跑贏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