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下周將推出對等關稅政策,還可能對外國汽車加徵關稅。(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下周將推出「對等關稅」政策,還可能對外國汽車加徵關稅。根據川普顧問納瓦羅分析,首批目標是中國與印度,其次是歐盟、泰國、台灣和越南,因為這些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較高關稅。川普強調,這項政策將確保美國獲得「公平貿易」。台灣作為美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恐面臨關稅調整,給雙邊經貿關係帶來變數。
彭博新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與來訪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會晤後,宣布這項計畫,他將在10日或11日召開會議,接著舉行記者會公布相關政策。川普強調:「我們(美國)希望在貿易上獲得公平待遇,不想多也不想少。」
在7日稍晚的白宮記者會上,川普表示,「對等關稅」可能會取代他競選期間提出的10%至20%普遍進口關稅。他強調,他會對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一視同仁」徵稅,他傾向於根據各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水準來決定相應關稅。川普說:「我認為這是最公平的方法,這樣沒有人會受損。他們對我們徵收多少,我們就對他們徵收多少。」
另外,川普特別點名汽車產業,表示可能對外國汽車加徵關稅,以實現「公平競爭」。他說「這(對外國汽車加稅)始終是個選項,這是非常重大的問題,我們(美國)必須讓貿易條件均衡化。」
「對等關稅」一直是川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核心,他曾於2019年提出《美國對等貿易法》(U.S. Reciprocal Trade Act),也在川普的2024年競選綱領和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主導的「2025計畫」(Project 2025)中占據重要地位。這項計畫由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撰寫,納瓦羅建議優先針對「對美國有較大貿易逆差的國家」或是「徵收較高關稅的國家」實施互惠關稅政策。
根據納瓦羅的分析,首要目標(紅色區域)國家包括中國和印度,次要目標(黃色區域)則是歐盟、泰國、台灣和越南,歐盟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很高,泰國、台灣和越南則對美國產品的關稅特別高。另外,日本和馬來西亞則被歸類為第3層級的關稅目標。
川普在競選期間承諾推動立法,讓美國能夠對任何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實施「相同的關稅」。他特別針對歐盟的增值稅(VAT),該稅最低標準為15%,部分國家甚至更高。他表示,這些關稅「高得離譜」,並計畫進行反制。
消息一出,美國股市應聲下跌,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95%,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9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36%,顯示市場對川普關稅政策的擔憂。
經濟學家警告,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加劇美國的通貨膨脹壓力。許多美國消費者已對高物價感到不滿,而進一步加徵關稅可能使問題惡化。不過,關稅政策的支持者如「繁榮美國聯盟」(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則認為,關稅是「重建美國工業基礎、促進長期經濟增長、降低對外國進口依賴的重要工具」。
川普政府官員透露,除了貿易問題外,川普還試圖利用關稅作為外交談判的籌碼,涉及議題包括非法移民、芬太尼(fentanyl)走私,還有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川普原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關稅,但隨後延後實施,因為兩國已作出承諾,來解決美國的邊境安全問題,讓外界質疑他真的落實關稅威脅的可能性。不過,他確實對中國商品加徵了10%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