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川普提名出任FBI局長的巴特爾,傳出曾與親俄勢力合作並收取資金,且被外界視為是川普的「應聲蟲」。(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在去年11月勝選之後,隨即展開一系列新政府人事安排,但其中卻不乏經歷或行為受到外界高度質疑的人士,使得聯邦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以及表決都成為兩黨攻防焦點,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川普所提名接任聯邦調查局局長、曾任國安官員的巴特爾,在去年曾和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的製片人合作並收受資金,更曾表示俄國並非美國「真正敵人」,使外界更加質疑其出掌重要聯邦執法機構的適切性。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出,根據該報所取得的文件顯示,巴特爾(Kash Patel)在2024年,與洛杉磯1家名為「全球樹影業」(Global Tree Pictures)的製片公司合作,參與政治紀錄片「總統人馬:反川普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 The Conspiracy Against Trump)的拍攝,並收受2.5萬美元(約82.1萬元新台幣)的酬勞。
報導表示,這部總共6集的紀錄片在去年11月於右翼媒體人卡森(Tucker Carlson)線上平台播映,負責「全球樹影業」營運的人士,則是現年57歲、擁有美俄雙重國籍的洛帕托諾克(Igor Lopatonok)。
洛帕托諾克過往的作品多屬於替俄國政府喉舌的文宣,並且長期接受由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創設的基金援助,內容往往在宣揚美國「深層政府」(deep state)陰謀論,以及克里姆林宮試圖推廣的反西方觀點,且在2023年,被任命為「戀上俄羅斯」(To Russia With Love)宣傳計畫的藝術總監,接獲普丁基金約3.1萬美元(約101.8萬元新台幣)的補助,產出一系列反駁西方指控,宣揚俄國優點的網路影片。
報導指出,巴特爾在「總統人馬:反川普陰謀」紀錄片中,曾矢言要「關閉聯邦調查局(FBI)總部,改成『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博物館並對外公開展示」,更出現「俄國並非美國真正敵人之一」的陳述,因此未來若掌握美國聯邦重要執法與情報機構,產生的影響恐難預料。
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指出,曾任美國助理副國防部長、現任智庫馬侃研究所(McCain Institute)執行長的國安專家法卡斯(Evelyn Farkas),曾在去年形容巴特爾是川普的「應聲蟲」(yes men)之一,強調巴特爾「似乎並沒有任何原則,只想攫取權力,並且對川普抱有同情的立場,因此他很願意去做任何會讓川普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