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面臨美方進一步的制裁手段,中國正協助促成俄烏停戰協商,但其所提方案卻排除了烏克蘭的參與,使外界對其立場存疑,圖為烏軍士兵在前線地帶進行實戰訓練。(美聯社)
有鑑於美國總統川普曾公開表示,期望中國能夠協助俄烏停戰,且專家咸認美方可能動用包括關稅等手段施壓之下,目前中國已開始推動有關停戰的協商,試圖避免進一步的經貿制裁,同時展現其一向所描述、自詡為「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之角色,然而根據知情人士說法,在北京的規畫之中,停戰協商似乎僅會藉由美、俄峰會進行,排除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參與,和西方所堅持、涉及烏克蘭未來的任何協商必須納入基輔的立場全然相反,由於北京與莫斯科之間的關係緊密,也使外界對中方的提案高度存疑。
《華爾街日報》(WSJ)指出,就在川普(Donald Trump)以及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都對外表示已經準備要展開結束俄烏戰爭的協商同時,中國也展現出積極促成協商的態度,根據美、中知情人士說法,北京當局在最近數周內,已透過中間人向川普團隊提出舉行美俄峰會、並在停火之後促成維和任務的方案。
但知情人士也表示,由中國提出的方案,並未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納入談判架構之中,與西方陣營所堅持,任何涉及烏克蘭命運的協商,都必須有基輔方面的參與之立場全然相悖,由於美、歐普遍咸認北京和莫斯科之間關係緊密,因此該方案也讓各界對於中方的意圖抱持高度懷疑。
報導指出,川普在12日表示和普丁通話時,針對如何解決俄烏戰爭進行溝通,並且指出他和普丁「也有可能首度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但並未進一步提供確切的時間;在競選期間,川普曾放話表示將在就任24小時之內終結俄烏戰爭,但目前其執政團隊已將目標放在就任後首個百日之內。
對於俄烏停戰時程一再延後,美方官員歸咎於中國對俄方的援助,認為中國所提供的協助,讓俄方能夠有對抗國際制裁與壓力的底氣,且在伊朗與北韓直接提供軍火甚至作戰人力的情形下,持續在烏克蘭境內攻城掠地。
報導也表示,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確實有協助川普結束俄烏戰爭的動力,在川普首屆任期,美國曾因為認定中國協助貫徹對北韓的箝制,而將對中國的制裁延後1年開展;因此,在中國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發展停滯狀態下,北京當局主事者必然會盡力避免來自美國的進一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