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正在開發1種氣球搭載的無人機攔截系統。(取自X平台@GrandpaRoy2)
烏克蘭正在開發1種氣球搭載的無人機攔截系統,用來對抗遠程自殺無人機。這款系統利用繫繩氣球作為升高平台,搭載感測器和無人機發射器,試圖攔截來襲的無人機。這種氣球系統有助於提高視距,還可搭載其他先進的反無人機系統,減輕高端防空系統的負擔。如果這款系統研發成功,將提供烏克蘭1種低成本且快速部署的防禦選項,用來抵禦俄羅斯的無人機威脅。
美國軍聞網站The War Zone報導,最近在社群平台上流傳的圖片顯示,烏克蘭正在將「繫繩氣球」改造成可發射自殺無人機的升高平台,用來攔截來襲的遠程單向攻擊無人機。烏軍去年也以類似手法,將感測器搭載在氣球上,用來偵測並定位敵方的無人機操作員。
這款以繫繩氣球作為升高平台的自殺無人機發射器,可能是由烏克蘭新創公司Aerobavovna開發,但該公司在其網站或Telegram頻道中並未提及此事。以氣球作為搭載平台的反無人機感測器系統,則是由另1家烏克蘭公司Kvertus研製。
根據網路照片分析,這款系統至少包括1個單一固定翼自殺無人機「攔截器」的發射器,以及懸掛於氣球下方的感測器和其他設備。據報,這款攔截器以紅外線攝影機偵測遠程自殺無人機的來襲,且可展開攔截,但這項說法尚未得到確認。
目前關於這款系統的其他細節,包括它完整的感測器配置、在偵測威脅或嘗試攔截方面的自動化程度,還有人類操作員具體的運用情形都還不清楚。
The Ukrainian company Aero Bavovna is developing an aerostat system to intercept Russian “Shahed” UAVs.
— Roy🇨🇦 (@GrandpaRoy2) March 12, 2025
The balloon will carry an FPV fixed wing kamikaze ready to be dropped when a Shahed is detected by an infrared camera. https://t.co/u8qQSRu1Go https://t.co/KgEx0R9K5Q pic.twitter.com/oyA9Dd511v
一般來說,將感測器升至高空可以提供操作員更好的視距,還能改善「俯視」範圍,更高的位置對於訊號中繼和電子戰系統也有類似的好處。Aerobavovna宣傳說它的氣球可用於監視、通訊以及作為第一視角(FPV)自殺無人機的訊號中繼。
氣球和其他輕於空氣的飛行器,被用來作為升高的感測器節點,並偵測檢測並追蹤來襲威脅並非新鮮事。美軍失敗的聯合對地攻擊巡弋飛彈防禦高架網狀感測器系統(JLENS)計畫就是著名案例。其他以氣球作為平台的感測器系統在美國及全球許多國家服役。
2023年2月,中國間諜氣球在美加空域被擊落後,氣球作為情報蒐集工具的使用,也再次引發公眾關注。
近年來,使用輕於空氣的平台進行早期警告和一般監視的作法重新流行,包括波蘭計畫部署一系列基於氣球的空域和地面雷達偵察(ARSS)系統。如果這個氣球搭載的無人機攔截系統有效,它可能成為烏克蘭防禦武器庫中有用的補充,並能夠在全國範圍內快速部署。
這些氣球系統還可能與烏克蘭其他的反無人機和防空能力結合,例如烏克蘭由幾千個麥克風組成的低成本聲學感測器網路,用於檢測來襲無人機。這些搭載攔截器的氣球系統成本較低且占地面積小,它們對於補充烏克蘭軍隊其他反無人機能力,並進一步減輕對高端防空系統的壓力,將更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