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5月12日在瑞士日內瓦就美中貿易會談後舉行新聞發布會。(美聯社)
美中貿易談判經過2天的閉門談判後,雙方12日表示,美中同意降低關稅90天,且降幅達到115%。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此協議代表美國在擺脫對中依賴的過程中邁入下一階段,但美國無意讓整體經濟與中國完全脫鉤,而是聚焦於保護本國的鋼鐵與半導體產業,且將在幾周內再次與中國會面,商討更多貿易協議細節。
根據美中聯合聲明,美國對中國課徵的145%關稅會降至30%,而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則從125%降到10%。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美國很早就開始討論廉價進口商品「去中化」的相關議題,但這個過程一直都相當緩慢,而且不太可能真正徹底斷絕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2日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我們不追求與中國的全面脫鉤。」他補充,「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戰略必需品(strategic necessities)的脫鉤。這是我們在新冠疫情期間做不到的,我們也因此意識到,效率高的供應鏈並不等於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所以,我們要打造自己的供應鏈體系。」他指出,目前已有一些具體的脫鉤措施正在進行,這些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接近4400億美元,貿易逆差達2954億美元。
2020年疫情爆發後,美國內部的需求從以服務業為主轉向對實體商品的依賴,這導致從大型家電到汽車等多種產品的原物料供應出現問題。科技業也受到衝擊,尤其是高度依賴半導體的產業。結果,美國爆發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
路透社報導,貝森特認為,美中談判代表將在未來幾周內再次會面,商討一項更具細節的貿易協議,但他並未明確指出下一次會談的時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下一次的談判,美國將聚焦在擴大自身「戰略必需品」的供應鏈,尤其是半導體晶片和鋼鐵等領域,減少對中依賴。
貝森特表示,「我們要自己生產鋼鐵。關稅可以保護我們的鋼鐵工業,也適用於關鍵藥品和半導體領域。」他補充,「我們現在正在這麼做,而這些產業相關的關稅,與對等關稅無關。」他也指出,美中已建立一套機制,防止雙方再次互相加徵關稅,顯示這場貿易戰最糟糕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